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中国航海日”。2005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每年的7月11日正式确立为中国“航海日”,当年的首个“航海日”,正是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可你是否知道,在中国航海史上,其实早在近70年前,上海就曾举办过一次航海节纪念大会。
当年精心筹备乃至促成这个航海节纪念大会的,正是一位名叫陈干青 (1891-1953) 的崇明航海家。位于万里长江入海口的崇明岛,历史上曾涌现过很多航海名人,陈干青便是其中不得不提的重要代表,创造了我国近代航海界的多个第一。他既是我国现代首位外洋轮船长、首位商船总船长,也是我国首位船舶检验师、首位船舶估价师以及首位海损理算师。他曾为国人争取航权、引水权等不遗余力,也尽己所能努力培养航海人才。可以说,陈干青的一生,都在为振兴中华民族的航海事业而奋斗,但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这可歌可泣的一页被喧嚣掩盖了,至少,曾经的航海界很少人知道这段尘封的往事。
2017年7月12日,本报近距离专栏曾刊发长篇报道《陈干青和他的航海梦》,详细介绍了这位中国航海届杰出人物的故事,引发各方关注。整整两年过去,好消息传来。不仅在崇明界牌镇有了航海家纪念馆,由王以京船长撰写的《中国近代航海先驱——陈干青》一书,昨天也在今年“中国航海日”主题活动期间举行了首发及签名售书仪式,反响热烈。
在此书的序言中,原交通部长、原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钱永昌船长这样写道:“王以京船长为我们拨开历史尘埃,找回了这位中国航海的杰出人物。可以说,陈干青的出现将弥补中国航海近代史,具有划时代意义。我总说,新中国航运从无到有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太多磨难!特别是甲午战争后,中国遭受西方列强的瓜分和勒索,国家没有航权可言。可以说,航海事业是随国家的兴衰而兴衰,陈干青船长生于忧患,在艰难困苦中玉汝于成!透过这位近代航海先驱的心酸与傲骨,他的家国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的一腔报国之心,我们仿佛感同身受,了解这一段历史,能知耻而后勇!陈干青用他的一生、用爱国精神为航海事业开拓,尽力报囯,追求祖国的强海梦。在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了解陈幹青和这段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星
编辑:王星
责任编辑: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