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及相关机构在广州召开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优秀案例发布会。
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2019非遗与旅游融合优秀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于2019年4月15日启动。经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厅(局)主管部门推荐及有关单位自荐,共征集到150个候选案例。经文化和旅游领域专家学者评定,最终遴选出10个优秀案例。具体包括:
1.江苏南京:秦淮灯会彰显文旅融合新生态
秦淮灯会,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自举办以来,不断开拓创新,通过灯景融合、文娱同步、招商联动、科技支撑等有效举措,将非遗项目与“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深度结合,成为秦淮旅游的核心支撑和代表作。
2.江西景德镇:古窑红店让非遗“活”起来
文旅相融,古窑新生。为传承展现国宝非遗,景德镇古窑复活了传统制瓷作坊与红店文化,成功复建复烧瓷窑,使景德镇古窑景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代表千年瓷都的一张瑰丽名片。
3.江西婺源:非遗让中国最美乡村更有“味道”
在江西婺源有徽剧、绿茶制作技艺等5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有甲路纸伞制作技艺等12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婺源将非遗与旅游景区、研学旅游等融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4.福建龙岩:看世遗永定土楼体验非遗传经典
近年来,福建永定实施“文化进土楼”工程,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主题”的理念,改建了建筑文化展示馆、客家家训馆、民间绝艺馆等多处非遗保护传承场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非遗传承。与此同时,开展非遗旅游活动,使游客深度了解、体验、学习非遗。
5.湖南长沙:非遗馆让非遗项目活态发展
湖南雨花非遗馆聚集了中国书法、剪纸、皮影戏等10个教科文非遗名录项目,湘绣、蓝染技艺、苗绣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5个。馆内非遗传承人广收学徒,免费传授非遗技艺。雨花非遗馆首创中国“非遗+”活态传承发展模式,将非遗及其衍生品与现代生活和市场接轨,成为市民游客“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6.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今天的彝族火把节,不再局限于单一形态,城市与乡村广泛互动,文化与旅游深度互融,节日形态更加丰富多样,成为展示地方文化资源的窗口、拉动地方经济的强力引擎、撬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玩体验,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带动了大批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7.陕西韩城:让非遗在景区发展中绽放魅力
地处黄河西岸的陕西韩城,文物古迹荟萃,素有“关中文物最韩城”“文史之乡”的美名。司马迁和《史记》是韩城的“文脉”与“魂”。近年来,韩城深入挖掘《史记》和司马迁文化的精深内涵,运用传统仪轨和现代媒体相融相汇的手段,展现以司马迁和史记文化为代表的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着力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精神标识和文化坐标。
8.湖北十堰:郧西七夕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作为七夕文化源地的郧西,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深度挖掘七夕文化。自2010年起连续举办9年七夕文化旅游节,已成为全员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旅游盛会。郧西七夕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对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贵州凯里:非遗与旅游融合推动麻塘精准扶贫
麻塘是上世纪80年代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首批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之一。三十多年来,麻塘以革家人独特的服饰、蜡染、踩亲舞等生态文化为主题发展旅游业,走出了“非遗+旅游”的乡村振兴之路。统计显示,麻塘年均旅游收入100余万元,人均年旅游收入5000余元。
10.浙江东沙:非遗让古渔镇焕发新活力
浙江东沙古渔镇,丰盛的海产和繁荣的商贸积淀了独特的海洋文化。该镇域内保护传承的县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30余项。通过将展演活动常态化、非遗店铺一体化、主题活动特色化、非遗联展品牌化,使渔绳结、布袋木偶戏、渔民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生存土壤,古老的小镇焕发新的活力。
来源:中国文化报、南京发布等
图片:ERIC_流浪的猫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