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说叶聪运气特别好。2001年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专业毕业,就进了他向往的中船重工七〇二研究所;仅仅两年后,又当上了“蛟龙号”总布置主任设计师。
这一切,其实既缘于他赶上了我国载人潜水器快速发展的好时代,也缘于叶聪从小就是个军迷,能亲手造潜艇、造军舰是他少年时代就萌发的夙愿。
叶聪老家武汉黄陂,黄陂北面紧靠大别山的余脉,历史上也出过不少名人,有着国人家喻户晓的“木兰故里”。黄陂人崇尚技艺,民间多“九佬十八匠”,金匠银匠铜匠铁匠锡匠石匠木匠雕匠鼓匠漆匠皮匠等等让人数不过来,笃信的就是本分老实、凭真本事立足四方。
叶聪能保持这么一份爱好,还得益于他开明的父亲。父亲叶大群对儿子的志向十分尊重,也从不干涉儿子的课外阅读,这让现代化的舰艇,为叶聪打开了无限想象的天地。1997年高考,他没有报本省名校,而是选择了前身是“哈军工”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对儿子远走高飞的抉择,开明的父母亲没有反对。
大学毕业,他看上了远在无锡的七〇二所。第二年,“7000米载人潜水器”项目启动,已退休了6年的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徐芑南,被吴有生院士请回来担任总设计师。所领导号召说,“新课题、新任务,需要大批新人参与”,叶聪一看徐老都回来当总设计师了,就说:“那就跟着总师干吧。”
2003年,职称还是助理工程师的他当上了总布置主任设计师,成为整个“7000米”项目团队11个分系统中最年轻的负责人。按理说,要领衔一个分系统,至少要在所里吃上五六年的“萝卜干饭”,叶聪何来这么好的运气?
“蛟龙号”项目副总设计师胡震说,当时进所的大学生不少,但所里项目少、收入低,在无锡市属于中下水平,一些大学生跳槽了。而叶聪心沉得下来,喜欢钻研,处理问题有条理,让我们觉得靠谱。
▲叶聪在驾驶舱内。
但其实,当时的叶聪还没有见过真实的深海载人潜水器。“当时确实凡是能找到的国外载人潜水器的资料,我们都会去认真分析研究。”一年后,叶聪所在的团队拿出了“蛟龙号”的草图,走的是“自主设计、集成创新”的技术路线。
建造这深海蛟龙到底有多难?最初的下潜深度曾设想为4000米,而立项时,国家海洋事业大发展的需求,将下潜深度改写为7000米。根据海洋的深度,通常分层为:0-200米,海洋上层;200-800米,海洋中层……4000-6000米,海洋深渊层;6000米深度以下,海洋超深渊层。
“为什么要将‘蛟龙号’的深度定在7000米?”记者请教叶聪。
“如果它能达到7000米,那它的深潜能力就已经覆盖了全球99.8%的海域,全球大于7000米深度的海域不过0.2%。这0.2%,通常称为‘深渊’。”叶聪说,“今天,这深渊对全球的科学家来说,依然存在太多的谜团,有太多的科研和经济价值。”
2005年,叶聪终于亲眼见到了深海载人潜水器。那次参加中美联合深潜活动,他有了两次2000米级别的大洋热液区下潜的机会。正是这难得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当“蛟龙号”需要驾驭它的潜航员时,叶聪毛遂自荐,成为首个潜航员。
▲2005年,叶聪参加中美联合深潜活动。
“每下潜10米,会增加一个大气压力,10个大气压等于1个兆帕;下潜到7000米时,‘蛟龙号’就要承受700个大气压、70兆帕的压力。那时,‘蛟龙号’每平方米要承受的压力是7000吨。”叶聪说,“由此引起的高压、密封、腐蚀、绝缘等技术难题,都必须一一突破,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
非专业人士可能不太好理解70兆帕压力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切割钢板的水刀吗?水刀的压力只有4兆帕,4兆帕就可以切割开钢板,那还只是‘蛟龙号’潜到400米时承受的压力。”叶聪说。
2017年12月,服役10年的“蛟龙号”进厂整修升级。它总共下潜了158次,首席潜航员叶聪驾驶了它50次。
叶聪觉得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父母了。2016年,他父亲住院需要做心脏手术,他只在医院陪护一周。父亲一出院,他就参加“蛟龙号”在太平洋的试验性应用航次去了。
而他团队中的另两位年轻设计师刘帅和姜旭胤则认为“叶总师是孝子”。就是那次叶聪父亲住院时,正好有项目材料必须尽快报科技部,结果他俩好几次半夜一点钟赶到医院,和陪夜的叶聪就在医院走廊的灯下修改文件,他俩回到所里都凌晨3点了。
在取得一项项成功、成为被公众关注的“高光行业”后,叶聪又在想什么?
“说真心话,我觉得今天的环境与我们当初太不同了。当初,我们就是为了造‘蛟龙号’而拼命努力,满脑子整天想的就是怎么解决难题,怎么才能不失败,因为困难确实太多了,谁也没有想到荣誉。而今天国家给的荣誉这么多,我们的心还要静得下来,回到当年的心态,这是个考验。”
▲叶聪寄语:“建设海洋强国探索深渊奥秘”
作者:郑蔚
实习编辑:吴金娇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