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港具有通海、达江、连河的区位优势。
“滨海港工业园区具备五年再造一个新盐城的潜力,发展前景无限。”盐城市滨海港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在今天(19日)上午举行的盐城(上海)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投资推介会上,郑重表示。推介会上,共签约29个项目,涉及汽车、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科技服务、医药和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是盐城接轨上海的“一扇窗”,更是走进长三角的“一道门”。盐城先后与上海合作共建园区12家,截至目前,12家沪盐共建园区共落户项目573个,总投资1355.6亿元,基础设施投入163.8亿元,去年实现开票销售457.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9.1亿元。其中,尤以中韩(盐城)产业园、滨海港工业园区是举全市之力开发建设的重点园区。
中韩(盐城)产业园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信息和新能源装备产业,积极培育临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致力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核心,加快建设“六大产业载体”,即建设韩资密集区、汽车科技园、电子信息港、东部光谷、临港产业高地、现代服务名城,致力打造中韩合作新标杆和特色产业集群新高地。今天的中韩(盐城)产业园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合作平台,正对标国际一流园区,积极复制上海自贸区先进经验。
▲盐城(上海)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投资推介会现场。|王珺摄
滨海港工业园区地处黄海之滨,坐拥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门户,是“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区域,具有独特的通海、达江、连河优势。园区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承载长三角辐射,带动沿海地区合作发展,打通淮河流域最便捷、最经济出海通道的重要区域,也是盐城沿海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园区规划面积约600平方公里,启动区80平方公里,具备深水良港、腹地广阔、交通便捷等多重优势,注重发展钢铁、造纸纤维素纤维、火电配套、循环经济、现代物流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等产业项目。定位为:淮河生态经济带海洋门户、两带交汇区域物流交通枢纽、国家绿色先进制造业增长极,国家河海联动开发示范区、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现代化循环经济产业区。
下一步,盐城将积极探索“共建共享共赢”合作新模式,大力引进汽车、新能源、智能终端、大数据、节能环保、高端装备与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形成“上海总部—盐城生产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等国家战略机遇,打造长三角北翼经济发展新高地。
来源:本报记者 付鑫鑫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王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