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景公一号大墓出土的石磬。
秦始皇的太爷辈、爷爷辈经历了怎样的磨难?看完“帝国之路•雍城崛起”展,你准感慨不已!
“强盛的秦帝国是怎么形成的?”“秦始皇的那些太爷辈、爷爷辈,当年都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为后来的秦统一积淀了些啥?“秦始皇的这些先祖们都留下了那些遗存?”......看完今天开幕的《帝国之路•雍城崛起——秦国历史文化展》,你定会茅塞顿开!
为期三个月的这一展览,今天上午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陈列大厅揭开帷幕,展览汇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186件(组)精品文物,包括秦人的礼乐重器——秦公钟和秦公镈,秦景公一号大墓出土的石磬、凤翔县的青铜器窖藏以及反映秦吴两国交流的“吴王孙鼎”......这些展品来自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陇县博物馆、凤翔县博物馆、宝鸡市陈仓区博物馆等6家文博单位,一批最新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在此间亮相,展览向观众展示了秦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崛起之路和大秦帝国的发展历程。
展览以时间和空间的轴线,分为“汧水风云”、“雍水辉煌”两大单元。“汧水风云”展示秦人从西汉水越过陇山,在汧河流域寻找战略桥头堡“汧邑”,发展壮大;乘胜追击东猎到“汧渭之会”,歌舞刻石;暂居高原之下的平阳,礼乐兴邦。“雍水辉煌”则展现了秦国辗转迁徙发展,从弱到强、从强到盛的轨迹。
秦人“八都九迁”,36位秦君“披荆斩棘”
秦人在甘肃陇东扎住脚根,在陕西雍城崛起壮大,最终灭掉六国,一统天下,其发展史是一部不断斗争与融合的历史。
如果说西汉水流域是秦人发展的摇篮,那么汧水流域和雍水流域则孕育了秦人的崛起。秦人越过陇山,沿着汧河进入了关中,为争取周天子许给他们的“岐以西之地”,他们金戈铁马,一步步地实现了其争霸关陇的梦想。
从非子受封于秦地,到秦襄公建立诸侯国,再到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国经历了36位秦君、大约678年的励精图治。
秦人“八都九迁”,在其发展、壮大过程中,先后建立了8座都城,它们分别是:“西犬丘”(今甘肃省礼县)——“秦邑”(一说在今甘肃省清水县,一说在今该省张家川县)——“汧邑”(今陕西省陇县东南的边家庄)——“汧渭之会”(即汧河与渭河的交汇之地,具体地点学界尚有争议)——“雍城”(今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南)——“平阳”(今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宁王村一带)——“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10公里处窑店镇一带)——“栎阳”(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
从公元前776年(襄公二年),秦迁汧邑;公元前763年(秦文公四年),到达“汧渭之会”;再到公元前714年(秦宪公二年)徙居到平阳。秦人在汧水流域多年征战,逐步由弱小走向强大。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元年),秦初居大郑宫,到公元前383年(秦献公二年)迁都栎阳,秦人在雍水流域创造了“遂霸西戎”的伟业,为秦人最终吞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汧渭之会”开始立足关中问鼎中原;定都雍城,开启统一六国“强国之梦”
如果说,秦国在陇东地区拉开了自身发展的历史序幕,那么后来东出陇山,向关中挺进,尤其是定都雍城,开启了统一六国的强国之梦。
据了解,汧水是渭河的支流,也是秦人进入关中的重要通道。“汧邑”是秦人军事战略中心东移的开始,也是追求岐西之地,完成秦人复兴霸业的开始。
多年考古发现,汧河两岸分布着大量的秦人遗址和墓葬。有学者认为,陕西省陇县的边家庄墓地和磨儿塬等地,就是秦人初入关中的“汧邑”,为都13年;凤翔县的孙家南头、陈仓区的陈家崖、魏家崖,就是秦文公养马大息的“汧渭之会”,为都49年;陈仓区的宁王就是秦宪公居住的“平阳”,为都37年。
▲观众参观展览。
▲秦景公一号大墓出土的玉璜。
▲青铜豆。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前秦汉研究室主任田亚岐告诉记者,经过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了陇县边家庄春秋时期的墓葬群时代之早、规模之大、级别之高,反映了秦人在汧邑所创造的繁荣。当年,秦文公率领文臣武将借狩猎之名,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征战,到达汧水和渭水的交汇处。秦人以“汧渭之会”为根据地,开始了立足关中、问鼎中原的新历程。而秦人反复选择定都雍城,则开启了统一六国的“强国之梦”。
最新考古资料表明,在汧河东岸的陈家崖、魏家崖、孙家南头,发现了大量的秦人遗址,这些遗址成为找到秦人“汧渭之会”的重要线索,但“汧渭之会”究竟在哪里,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寻找。
19位秦公先后坐拥“雍城”,历时294年
雍城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凤翔县城南,雍水河以北。秦自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至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定都此地,长达294年,先后有19位秦公在此“坐江山”。专家称,建都雍城是秦人迈向统一征程的起点,19位秦公在此前赴后继,带领秦人励精图治,为最后一统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厅中央,展柜里的秦公钟、秦公镈,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这是两件秦国重器,也是秦人的礼乐重器,铭文记载了秦人早期的历史,它们均出土于宝鸡市的一个太庙窖藏。其中的秦公钟高75.1厘米、甬高53厘米,重62.5公斤。
▲秦公镈。
▲青铜甬钟。
1978年,在宝鸡市陈仓区太公庙的一个窖穴内,发现了8件青铜乐器,其中有5件秦公钟和3件秦公镈。这些青铜乐器是陪葬秦武公的。钟、镈的铭文共135个字,内容相同,记述了秦先祖襄公被周王“赏宅受国”之事,以及文公、静公、宪公三代秦君治国兴邦的业绩,表明自己要继续虔诚祭祀祖先和上天,以求得福祉。
展厅展示了秦景公一号大墓的图片和出土实物,其中有一组刻有文字的石磬。就是这些有文字的石磬,将大墓主人直指秦景公。秦景公是秦的第14代国君,秦始皇第18代先祖,公元前576年开始执政,在位40年。
▲秦景公一号大墓出土的一组石磬。
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掘的规模最大的先秦墓葬,发掘地点为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南指挥村。大墓中共有186具殉人,是目前发掘的西周以来殉人最多的墓葬,并采用了最高等级的葬具——“黄肠题奏”。
▲秦景公一号大墓俯视。
这是一个巨大的“中”字形贵族墓葬,全长300米,深24米,总面积5334平方米。1976年发掘时竟发现盗洞多达247个,大量珍贵器物被盗墓贼盗掘,但仍出土了3000多件金器、玉器、铁器、石器和骨器。
青铜建筑构件、“吴王孙鼎”纹饰华丽
记者在展厅看到两件造型特别的单齿、双齿方筒形建筑构件,这是从凤翔县姚家岗村出土的。这里先后出土了三批春秋时期的秦国宫殿青铜建筑构件,共有64件,总重量224公斤。
▲单齿方筒形建筑构件。
▲双齿方筒形建筑构件。
这些青铜建筑构件,用于宫殿建筑枋、梁的交接处,可以垂直连接,也可水平对接,起着加固和装饰的作用,对后来形成雕梁画栋的中国特有的建筑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讲解员介绍,雍城遗址出土的这些青铜建筑构件,数量大、样式多、纹饰华丽,足以说明当时雍城宫殿的宏大规模和装饰豪华。
▲刻有铭文的吴王孙鼎。
▲陶鸽。
▲陶兽。
从凤翔县高王寺村,发现一处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共出土了12件青铜器。在3件鼎上,有相同的铭文“吴王孙无上之厨鼎”,被称作“吴王孙鼎”。鼎的铭文和造型属于吴国器物风格,而出土的青铜敦具有楚文化风格,是秦国与其他诸侯国交流、交往的真实写照。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韩 宏
编辑制作:韩 宏
责任编辑:朱 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