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经济区城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具备深厚历史渊源和合作基础。12月9日,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在徐州召开,苏鲁豫皖四省10市党政主要负责人齐聚徐州,此次会议召开标志着淮海经济区新一轮合作帷幕正式开启。
淮海经济区是我国最早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1986年,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倡导成立淮海经济区,一个以徐州为区位中心、横跨苏鲁豫皖4省20市、覆盖人口过亿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淮海经济区正式诞生。自此,共举办26届淮海经济区市长会议和22届顾问联席会,有力推动了区域实力大幅提升、发展活力竞相迸发、合作格局不断拓展。
今年10月,国务院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意味着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中的“北部淮海经济区”部分,明确提出:“着力提升徐州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发挥连云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和陆海交汇枢纽作用,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
《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首次明确了淮海经济区的范围,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枣庄、济宁、商丘、淮北、宿州、临沂、菏泽10市,为下一步区域内各城市间在交通、产业、生态、公共服务等领域融合协同发展拓展了空间。
江苏、山东、安徽、河南四省有关负责人在发言中均表示,首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的召开,为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是推动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
下一步,各省发改委和各市将积极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部署要求,建立体制机制、出台政策举措,深化区域城市间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培育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治、社会事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合作,以合作求突破、以协同求共赢,合力推动淮海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会上,淮海经济区各市共同签署《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共同发布《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宣言》。
作者:李园园
编辑:周俊超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