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周魁英在发布会上介绍相关情况。
俗语说,“江南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黄土埋皇上”“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文物甲天下”,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顺口溜。陕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是中国历史上都城最多的省份,先后有14个王朝在此建都,历史上的周、秦、汉、隋、唐在陕西这块沃土创造了辉煌的地上、地下文化,成为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
4月12日,在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举办的“加强文化建设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周魁英以《发挥陕西省文物资源优势,推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为题,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视察三年来,陕西文物系统按照“五个扎实”要求,积极加强文化建设,不断发挥文物单位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全省共有各类文物点4905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51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有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522家、博物馆281座,馆藏文物总计774万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周魁英说,近年来,陕西省文物局积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提升文物保护利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积极推动文物立法,提升博物馆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拓展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互鉴,充分发挥了陕西的文物资源优势。
▲4月12日,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举办“加强文化建设 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发布陕西省近年来发挥文物资源优势,推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等情况。
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新模式 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立法
据周魁英介绍,近年来,陕西省文物局积极探索文物保护新模式,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推动立法工作。2017年经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施行的《陕西省石峁遗址保护条例》,是陕西省首部由省人大颁布的古城址保护条例;对《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提出修正建议,积极筹备《陕西省帝陵保护条例》立法工作;颁布实施的全省1046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管理规划,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已公布的六批和拟公布的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将更多重要文化遗产纳入法律保护范畴,公布42处长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省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基本做到了依法保护。
他说,围绕文物重点工作和考古发掘工作,陕西努力彰显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内涵,创新大遗址保护理念和模式。启动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建设,确定首批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25处;编制完成《扶贫攻坚“十三五”文物专项实施规划》,该规划在全国也是首家;选定137处贫困地区文物扶贫点,汉阴县凤堰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荣获陕西省委宣传部宣传文化工作“创新奖”。此外,组织省上考古机构在中亚多国开展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扩大了陕西文物工作在“丝路”沿线国家中的影响力。
近年来,通过大遗址保护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陕西总结提出“大遗址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相结合、与当地城乡基本建设相结合、与当地环境改善相结合”的大遗址保护新理念,探索出“国家公园模式”“集团运作模式”“市民公园模式”“民营资本投资模式”“退耕还林模式”五种大遗址保护实践模式,明确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工作的思路,在全国发挥了引领作用。
据介绍,经过积极争取,秦始皇陵、大明宫、汉阳陵、汉长安城等4家单位获选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乾陵、阿房宫遗址、周原遗址、杜陵和石峁遗址等5家单位入选立项名单。至此,陕西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以群众需求为抓手,提升博物馆建设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近年来,陕西以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推动博物馆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构建完备的博物馆体系,增强社会教育功能。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化项目、陕西考古博物馆和秦陵铜车马博物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确定25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12家社区博物馆挂牌向社会公布;市级博物馆建设速度加快,加大特色行业博物馆支持力度,一批县级博物馆和社区博物馆建成开放,构建起省、市、县、乡镇、社区五级和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体制多元、门类丰富的博物馆体系,每年举办教育活动1800余场次、各类展览600多个,年平均接待观众3600余万人次。
▲今年2月14日,位于陕西省韩城市的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
陕西努力让沉睡在博物馆中的文物“活”起来。率先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成立了全国首家由博物馆与大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陕西博物馆教育联盟”。 周魁英说,“目前该联盟共有65家博物馆和135所学校结成对子,陕西创造的135个博物馆教育教学案例在全国属数量最多。组建全国首个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积极举办“文博大讲堂”、公众考古、动漫大赛等等,通过这些提升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此外,组织编写《陕西历史文化遗产读本》系列读本,向全省8122所中小学10.2万个班级赠送文化遗产教辅书籍28.4万册。“今年3月,陕西省文物局与西安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指示精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按照“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原则,突出传承文化精髓,共同致力于学校教育和博物馆教育的有机结合。”
▲陕西省文物局与中国移动陕西公司签署《“互联网+中华文明”战略合作协议》。
同时,为充分阐释文物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陕西跨界融合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制定《关于推动全省文博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实施意见》,每年开发各类文创产品千余种;成立陕西“互联网+中华文明”文博创意产业联盟,推出“互联网+智慧服务”,推动博物馆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成集观赏性、知识性和互动性为一体的综合数字博物馆;完成143家数字博物馆网络虚拟馆建设,推出“陕西数字博物馆口袋版”“文物三维数字魔卡”“陕西文物网络之声电台”等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实施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展示利用项目。
积极践行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文化自信
积极践行文明交流互鉴,打造文物精品展览,拓展与"一带一路"和"丝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三年来,陕西共举办出国(境)文物展览18个、入境展览13个,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地举办的文物展掀起中国文化热。配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国家大剧院推出"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配合阿斯塔纳世博会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是陕西文物首次在中亚展出,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和多国元首参观;举办国际学术活动提升陕西省在全球文化遗产领域话语权,陕西省文物局和法国驻华大使馆共同主办的研讨会及公输堂保护项目纳入国家"2017年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四次会议,该项目合作协议在刘延东副总理见证下与法国签署。此外还推进陕西文物机构与新加坡文物局在文物保护领域合作,推动外国专家和作家用外文母语介绍中华文化。
▲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开幕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为陕西文物首次在中亚展出。
▲2014年,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与乌兹别克斯坦考古专家在联合发掘现场。
加强与港澳台文物交流,强化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基因纽带。2017年,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陕西在香港分别推出“陕西珍藏中国古代金银器展”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首次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为主题,展出3国37家文博单位220件组精美文物。“首次以中国牵头联合别的国家在香港举办文物展,在世界上是首次,在我国也是首次。”与香港弘立书院“共建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游学体验活动,香港学生在陕西文博单位实习项目写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施政报告,第四届"台湾历史教师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被国台办列为重点项目,陕西历史文化倍受港澳台同胞关注。
周魁英表示,陕西省文物局今后将充分利用好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使之成为提升广大民众人文素质、增强文化自信、讲好陕西故事的精神财富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文:本报驻陕西记者 韩宏
图:由陕西省文物局、西北大学、韩宏供
编辑制作:韩宏
责任编辑:叶志明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