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勒森前往白宫会见与自己“亦敌亦友”的特朗普。视觉中国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张松
“蒂勒森要下台”闹剧再次上演。11月30日,《纽约时报》 等美国主流媒体爆料,白宫已制定计划,未来几周内将国务卿蒂勒森解职,由现任中情局局长蓬佩奥取而代之。特朗普总统当天被问及此事时一句“他还在这里”颇有玄机,消息人士认为蒂勒森走人几无悬念,美外交政策是否会有改善却无人得知。
蒂勒森失宠于特朗普早已不是秘密
蒂勒森得不到特朗普总统的信任在华盛顿早已不是秘密。今年65岁的蒂勒森一年前还是埃克森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去年12月,特朗普听取前国务卿赖斯等人的建议,提名蒂勒森为国务卿。
但特朗普很快发现,蒂勒森与自己不是一路人。虽然在商界经营多年,但蒂勒森的基本外交理念更接近“建制派”:他承认气候变化对地球的影响,主张美国留在巴黎气变协定;强调美国对北约等传统盟友的责任和义务,认为应无条件协防北约;在朝核问题上,蒂勒森始终保留与平壤沟通的渠道,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而这些主张都与特朗普总统形成鲜明反差。
个人矛盾及理念冲突也是蒂勒森面临扫地出门的重要原因。据美媒广泛报道,今年8月,蒂勒森在国防部谈及特朗普决定大规模扩张核武的主张时称后者为“蠢货”。特朗普随后称蒂勒森应该去“测智商”。今年8月特朗普在夏洛茨维尔骚乱后发表争议言论,引发多位内阁成员的反对。蒂勒森更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特朗普讲话“只代表他自己”。可以说,8月份的这两次冲突,使特朗普对蒂勒森的心结难以解开。
为制约蒂勒森的影响力,白宫不惜在人事问题上给国务院使拌。蒂勒森上任以来,着意在前政府高层和智库中寻找国务院重要职位的候选人,但白宫多次叫停其属意人选。
据美媒报道,蒂勒森曾提名现任助理国务卿帮办董云裳为主管东亚及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被白宫否决,理由是董“太温和”。到目前为止,国务院大多数关键岗位的高级官员仍然空缺,看来白宫打算让下一位国务卿来任命这些官员。
此外,蒂勒森在国务院内部也遭到孤立。蒂氏落实特朗普指示,大规模削减国务院预算,重组国务院的计划遭到员工的集体反对。蒂勒森与国务院员工接触较少,主要依靠国务卿办公室的少数亲信制定政策,国务院上下一片反对之声。
最先爆料的 《纽约时报》 称,本次换人计划由白宫办公厅主任凯利操刀。蓬佩奥接任国务卿后,其中情局局长的职务料由阿肯色州共和党参议员汤姆·科顿接替。科顿是特朗普少数几位在国家安全事务上的盟友之一。美媒称科顿已表示愿意接下这份工作。不过科顿办公室发表的声明称,“参议员目前致力于服务阿肯色州人民”。
虽然传言已久,但蒂勒森要走人的消息在11月30日仍然引发美国媒体的热烈追捧。特朗普总统30日在白宫接待到访的巴林王储,被问及此事时仅简单回复称,“他在这里,雷克斯 (蒂勒森) 在这里。”白宫发言人桑德斯没有证实和否定这一传闻,仅表示“目前没有人事变动方面的声明”,“当总统失去对一个人的信任时,他们就不能继续任职”。国务院发言人希瑟· 诺尔特则称凯利亲自致信国务院,否认人事变动计划。诺尔特还指,蒂勒森当天两次前往白宫参加活动,还同德国外长和联合国秘书长通了电话。
传言中的继任者是总统的政治盟友
蓬佩奥和中情局30日都拒绝就此事发表评论。不过美媒认为,蓬佩奥接任只是时间问题。与蒂勒森在华盛顿被边缘化相比,蓬佩奥与特朗普总统的关系则要亲密得多。
今年54岁的蓬佩奥毕业于西点军校,曾服役于美国军队。1998年退役后,蓬佩奥先后创办过两家公司,分别从事私人安保和能源设备业务,与美国军方保持合作。特朗普向来对美军将领有亲近和敬重感。在目前内阁中,白宫办公厅主任凯利、国防部长马蒂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麦克马斯特等都是军方将领出身,这将使蓬佩奥上任后得到更多支持。蓬佩奥还是特朗普的政治盟友。2010年起,四度击败民主党对手成为国会众议员。蓬佩奥是众议院“茶党”重要代表,与特朗普在政治立场,尤其是国内事务上的立场有很多类似之处。在众议员任上,蓬佩奥对班加西事件一追到底,赢得了特朗普的喜欢。
在外交政策上,蓬佩奥与蒂勒森相比更为强硬,这将得到特朗普的赞赏。蓬佩奥在议员任上即反对伊核协议,这一点与特朗普接近。在朝核问题上,蓬佩奥的态度也要更为强硬,曾暗示美应致力于“罢黜金正恩”。可以预料,蓬佩奥上台后,国务院与白宫,尤其是与特朗普本人的外交政策将更加“合拍”。
不过,在专家看来,无论谁接任国务卿,美国外交的首要责任者仍然是特朗普本人。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主席包道格对本报记者说,特朗普总统11月的首次亚洲行“缺乏雄心”,错过了重新书写美国亚洲政策的大好机会。特朗普虽然在此行期间数次提到被战略界称为“再平衡2.0”的“印太战略”,但却没有谈到其实质内容。更关键的是,特朗普对奥巴马版“亚太再平衡战略”中的经贸基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弃若敝履,这就预示着“印太战略”灰暗的未来。实际上,无论是蒂勒森还是蓬佩奥,都无法改变特朗普的“天性”,因此对美国外交没有回天之力。
(本报华盛顿12月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