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史博臻
一份179页的专业规划设计导则,在市规土局网站上可以全文下载,但却有出版社愿意出版它,后来不仅书漂漂亮亮地出版了,一年中甚至加印了5次。“怎么做着做着就成了畅销书?”该书出版策划人江岱打趣道。这本书的全名叫做《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去年此时,由市规土局、市交通委联合发布,上海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拥有城市级街道设计导则的城市,随即在全国业界引起极大反响……截至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一二线城市都在开展相关工作。
《导则》 的大热,源自它所呈现的思想。
“街道是大家的街道”,这是 《导则》 的核心。市规土局市政处处长胡晓忠说,它不像一本专业书籍,更像一本画册———插图228幅、照片206张,都是针对具体案例告诉大家怎么做而专门去拍摄的。因为这个导则既要给政府部门看,给设计师、建设者看,也要给市民看。
恰逢 《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 实施一周年之际,一场主题为 《街道,一种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与更新》 的小型研讨会近日在同济大学举行,与会专家总结一年来的应用成果,探讨背后蕴含着的新趋势。
延续而来的紧凑型肌理
“街道,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如同胃一般的存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李彦伯如是说。
“胃乃后天之主。当它健康时,你完全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如果哪天你能感觉到它时,那说明它一定是出问题了,而且通常都不是小毛病。”某种意义上,街道包括道路,真正的魅力,在于它可容纳人群、有让人能够体验城市生活丰富便捷的沿街业态街面。“街道,是比家庭、公寓门厅和小区花园更加开放,但比城市绿地、市民广场和文化中心更具可达性的公共空间———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存在。”李彦伯用城市中的空间形态来界定街道的风貌。
由此看来,街道和人的胃一样,是后天之主,它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又好似人类的机体,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复杂工作。因此,编制街道设计导则,对于推动人性化街道建设、街道回归公共空间属性,具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完整街道的概念,强调街道设计要考虑各种交通参与者的需求。2004年发布的 《伦敦街道设计导则》,是世界上第一本城市街道设计导则。之后,纽约、阿布扎比、新德里等城市陆续发布了自己的城市街道设计导则或类似导引。
相比国外已有的导则,我国的相关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层面,2013年,住建部发布了 《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导则》,罗列了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规划设计原则、系统控制指标、各要素技术指引和规划编制大纲。
《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 从上海城市的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地域特点,对街道规划进行了积极探索。胡晓忠介绍,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很多城市都在开展街道设计导则的研究和制定,上海在制定导则期间,对其进行了学习借鉴。“一个城市的街道一定是这个城市所特有的,所以我们研究了上海的发展,试图厘清城市的肌理和沿革。”《导则》 编写小组选取了15个城市单元做研究,包括静安寺地区、衡复地区、曹杨新村、漕河泾、陆家嘴、古北社区等,结果发现上海这座城市的格局非常有意思,至少到目前为止,它依然保持着紧凑型的发展脉络。
探寻一条路的人性化剖面
一条路,有几个剖面?
在历史学家眼里,它凝结着文化渊源与市井气息。
在交通专家眼里,城市道路分级,主要考虑机动车交通特征的差异,按照道路的红线宽度、车道数量、设计车速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与支路四个类型,并形成相应的设计标准和规范。
而在街道设计规划师的眼中,即便同处一条马路,但这一路段和下一路段的风格和定位,却可以迥然不同。主、次干道往往长度可以达到十几公里,而街道类型往往经过几个街段甚至一个街段,就会发生变化。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具有丰富的街道多样性,因此每种道路等级和街道类型的组合,都能找到许多相应的实例。
胡晓忠以西藏路为例,来阐述街道的多样化。西藏路连接了市区几个主要区域,因沿线功能和开发模式变化,可以形成四种不同类型的路段———中山南路以南路段两侧多为居住小区围墙,以单一的交通性活动为主,街道类型为交通性街道;中山南路至斜土路一段两侧,以服务周边居民的生活服务性商业为主,街道类型为生活服务街道;斜土路至自忠路沿线开放的街面与封闭的围墙街面相互交替,商业业态也较为混杂,街道类型为综合性街道;桃源路至北京西路一段先后与淮海路和南京路相交,是繁华的商业街道。
在街道设计规划师看来,道路等级与街道类型是分别基于机动车交通和沿街活动的分类方式,二者可以相互交叉。同一种街道类型可以与不同道路等级进行搭配,例如景观休闲街道既可以是依托主、次干路形成的林荫大道,也可以是一条环境优美的滨水支路;对同一条道路而言,不同路段由于沿线功能、开发模式与建筑形态存在差异,相对应的街道类型也会发生变化,例如次干道在经过商业区的相应路段会成为商业街道,经过居住社区的相应路段可以成为生活服务街道,临近公园水系的路段则成为景观休闲道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街道设计更加丰富地呈现了人性化这一主题,街道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排在城市意象五要素的第一位。胡晓忠介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高城市设计水平,通过城市设计解决城市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实现对城市格局、风貌和各类空间的精细化管理。在上述新的要求下,城市设计关注的内容和对象也在发生变化,从聚焦地块内部的建筑形式组合,转向聚焦城市公共领域的物质空间。其中,街道及两侧界面所构成的U型空间内,涵盖了城市设计中涉及公共利益的大部分关键要素,例如路面空间划分、地块内公共通道、街边广场绿地、沿街建筑功能及高度等。
机动车道做“减法”步行道做“加法”
对上海来说,当前路网格局已经形成,中心城区道路资源基本稳定,但依然存在广泛的城市更新空间。《导则》实施一年来成效明显,既满足了统一价值观的“刚需”,也提出基本设计要求,促进了所有相关者的通力合作,对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进行指导,推动了街道的“人性化”转型。胡晓忠介绍,目前上海正逐步推进天潼路、杨树浦路、海伦西路等一批街道的综合改造试点,为街道设计的转型和完善提供了可资参考的经验。其中,天潼路因其沿线功能的丰富多彩,成为这一批改造试点街道中的代表。
天潼路的河南北路-吴淞路段,地处虹口区四川社区的南部核心、外滩历史风貌保护区的北部延伸区域。沿线既有公济医院、邮政总局大楼、新亚大酒店、河滨大楼等重要历史建筑,也有广田108、苏宁宝丽嘉、中美信托等多个待建和在建项目。随着两侧地块的建设开发,该路段成为虹口区加快推进城市转型的重要发展廊道,有关方面希望通过道路改造复兴风貌魅力、激发城市活力。
为了腾出更多慢行空间,天潼路街道设计的主旨是让渡一条车道。方案指出,缩减车道后,人行道宽度宜拓宽到3米。针对河南北路-江西北路段的人行道高峰期半小时人流量调查显示,当前的步行通道狭窄,不少行人会走在非机动车道上,造成安全隐患……为了达到“人行宽度3米”的硬指标,使行人感到安全舒适,改造方案在细节上下足功夫,每个与南北向道路相交路口,人行步道拐角的弧度要变大,否则,“步道如果弧度小,车辆拐弯时常常要踩急刹车,会给路人造成不安全感”。此外,斑马线前的人行步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的路差,设计中也以斜坡代替,让拖着行李箱的路人也能感受到步行在天潼路的便利……过程中,设计师投入了大量工作,制定表格,和所有业主、市民来对接讨论,反复沟通,最终使方案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