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修一新的北京西城区达智桥胡同。图/视觉中国
■本报驻京记者 周渊
截至9月,北京市整治“开墙打洞”2.5万余处,拆除违法建设3834万平方米……今年以来,首都核心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全面推进,一条条孕育着北京历史的胡同逐渐展露出“真容”,但面对经年累月的“补丁”,整治后的街区风貌如何提升、城市更新如何在保护历史文脉的同时塑造宜居空间等问题已提上日程。
在九月到十月举行的北京国际设计周活动上,老胡同更新与再生、保护城市文脉等成为广受关注的话题,设计师们不再局限于往年以展览为主的呈现,而是更积极参与到改善胡同风貌的实践中,专家学者也就未来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
老胡同迎来专业学者和设计师
北京市核心老城东城区,历史文保区多达18.5片,且大多分布在胡同中。
整治提升后,一处处久违的老门楼、老影壁等露出真容,百岁老建筑如何修复?胡同如何能既保留风貌,又为居民提供适宜的生活?
老胡同里,迎来了越来越多专业设计师和学者,他们正在像修复文物一样修复着老北京的胡同。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朱旭全程参与了东四四条的整治修复。据悉,这里共有27处屋宇式门楼,王府式大门、广亮式大门、蛮子门、如意门、金柱门、随墙门,以及近现代设计的“改良式门楼”,几乎涵盖了各种四合院门楼样式,如同活生生的北京胡同四合院博物馆。
记者在这里看到一座刚从违建包围中“露面”的王府式门楼。这是民国时期的一间照相馆和杂货铺,朱红大门周围的精美砖雕格外引人注目。朱旭介绍,这些砖雕曾一度被水泥封盖,一般的修复方法是重新贴上仿古墙片,但设计师们却选了最麻烦的办法———将糊了几十年的水泥砂浆一点点剔出来。“十多个人弄了两个星期,砖雕的纹样才显露出来。砖雕在民国后逐渐衰落,这类风格的民用建筑尤为罕见。”朱旭说。
据悉,为进一步保护这些老北京传统风貌,东城区率先引入了街道责任规划师制度,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条胡同内的一砖一瓦、一门一楼、一草一木,都在责任规划师的考量范围之内。目前,东城区17个街道的“胡同规划师”均已上岗,他们将全程跟进街巷环境整治与提升。预计今年年内,东城区646条街巷将刷新“颜值”,呈现各自的风貌特色,并通过业态调整,给居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老胡同何以成为设计师眼中的“香饽饽”?
以东城区青龙胡同街区为例,林立的高楼和老北京原生态的四合院生活组成了混搭感十足的新邻里关系,吸引了众多专家和设计师的关注,“青龙胡同街区更新与再生”项目成功孕育出现代感十足的“我的公厕”、社区型农场、“胡同印象”等。在项目总设计师、DCL伦敦设计中心联合创始人马晓威看来,这些没有开发商力量介入,“随居民需求自然生长出来的新业态”成为城市更新与再生的最佳范式。
设计周期间,这里再次吸引了国际眼光———在北京与明年设计周主宾城市哥本哈根签署的友好城市框架协议下,“青龙胡同文创街区的宜居提升改造项目”将在未来一年间,对胡同内长达1200米的公共街区进行改造,从公共环境、交通、街区形象等方面着手,针对雨洪利用、沿线公厕改造、垃圾分类处理、错时停车等具体问题改造升级,目标是建成文化气息浓郁、产业特点突出、绿色节能环保的新型文化街区。
明日城市:艺术引领“软城市”创新
如何使城市生活更趋理想化境界?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积累新的文化产品和成果,进而反映今日的城市文脉和文化性格?在“明日城市论坛2017暨第二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上,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等专家针对城市更新提出了这样的关切。
在范迪安看来,在保持城市个性、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反映城市文脉等方面,艺术均大有作为,“艺术在城市发展中不仅仅是一件雕塑和一种装饰,而应该整体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像一条流动的血脉一般贯穿城市的方方面面。”
在此背景下,“软城市”和“艺术引导城市设计”理念将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和格局建立起到关键性作用。作为论坛总策划之一,马晓威告诉记者:“‘软城市’的核心是生活,而生活的核心是人,因而要探索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和框架。”
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评估督查组执行组长陈喆表示,人文艺术规划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体现,在治理当代大型城市综合征以及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都非常重要,要引导未来城市发展规划的理念和格局,将公共艺术植入城市文脉。
据悉,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携手DCL伦敦设计中心已成立“软城市实验室”,将围绕“软城市”规划建设,对艺术如何介入和引导城市设计展开持续的研讨,以激活、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创造永续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文化遗产。
(本报北京11月20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