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刚(左)在维修基地机库和同事一起查看飞机发动机外管线。本报记者李静摄
■本报记者 李静
航空界有个“海恩法则”,大意是每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法则想说,事故是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结果;再延伸一点理解,技术再好,规章再完美,也要看人操作时的习惯、素质和责任心。作为“飞机医生”的机务就是要扫清这些事故隐患,把飞机故障和缺陷拦在地面。
全国劳动模范、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浦东维修基地“匠心守护”飞机维修管理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吴刚,在飞机维修技术和管理领域已工作34个年头,守护飞机,保障飞行安全。在吴刚心里,机务首先就要有责任心,严格按照工作单检查每个必查项,拧紧每颗螺丝钉,即使是重复的事情也要认真做,以极度的严谨规范做到精益求精。“在这一行,大家都知道,安全和责任不是口头讲讲的,而是刻在心上、印在脑中、落实在实践上的。”这也是他求索的“匠心”。
最忙时,一天维护330多架次飞机
暑运高峰,一年中机务最忙碌的时刻,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浦东维修基地最多的时候一天要维修维护330多架次飞机。记者日前去采访时,负责基地管理的吴刚正和同事讨论检修方案和飞机状态。上海航空一架A330-200飞机前一晚结束航班后入库,在接受全面检查。吴刚和两名年轻机务一起钻到发动机下面,在掀开的整流罩处仔细检修机体外的管路;随后,吴刚爬上临时舷梯钻进没开冷气的客舱忙活,这里正在做深度清洁,换座椅套,闷热似“蒸笼”,空气也不太新鲜,机务们脸上汗水直往下淌,工作服的后背前胸都湿了一大片,但他们顾不上擦汗,仍猫着腰低头凝神,手指“翻飞”干活。
“寒暑假生产旺季,飞机排班很忙,检查的时间很紧张,机库要么很热要么很冷,但每项内容都要认真做到位。”说起飞机维修维护的程序和要求,沉稳讷言的吴刚如数家珍,“浦东基地有在外场接送机和维修的航线机务,就像‘医院门(急)诊’;有在内场机库为飞机做定检的机务,就像‘医院住院部’,飞机按飞行小时或起落架次接受A、B、C、D四个等级的‘体检’,深度和广度依次增加。”
“一旦发现故障和缺陷,要立即修复。限于时间和航材原因无法当下修复的,要查询飞机的维修手册(AMM)和最低设备清单(MEL),符合条件的可以继续航行,但必须在一定期限内完成修复,如果不符合飞行条件,绝对不能放行,必须等待修复。”吴刚说得斩钉截铁。
既要“按图索骥”,也要善于动脑筋
一架客机的零部件至少数十万个,大型客机更是超过百万个,维修护理相对应的工具也是门类繁多,成千上万件。在外行看来,修飞机很难,作为“机务老法师”,吴刚说,“其实也没那么复杂,虽然飞机结构复杂,但每种机型都有对应的维护手册,对检修维护程序和内容规定得很详细,机务只要‘按图索骥’严格执行就行。”可他话锋一转,“当然,‘循规蹈矩’并不意味着不动脑筋,做机务必须善于思考,对不寻常的疑点保持警惕并及时提出。只有这样,‘基本功+责任心’才走得远。”
吴刚做过13年航线机务,在机坪上接送、检修飞机,时间紧、任务重,风吹雨淋、冬冷夏热,常常熬夜班,加上机坪停机位震耳的轰鸣声,苦不堪言。也是在这种环境下,他养成了高效、严谨、敏锐的工作习惯,对各种操作准则熟稔于心、脱口而出:“领取工具要扫码登记;工具包放在飞机前起落架左前方1米处;24小时不归还工具要被催问;按照‘三清点’原则:领工具时清点,转移工作地点时清点,工作结束归还工具时也要仔细清点;发动机启动后不可靠近红色警示区域;驾驶舱里的红色开关不可乱碰……”
不断钻研创新,做能工巧匠
一名优秀的机务在维修、清理和接送飞机时必须遵循“九字”原则,“看一条、做一条、签一条”,吴刚说,在严格照章做事的基础上,还要不断钻研创新,做能工巧匠。他和同事一直在优化机务工作流程、制造新工具,甚至研制飞机零部件。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内部极其复杂,机体外部也布满管线。发动机检修最常用、效果最直观的是孔探技术,但常规工具很难接近和拆装发动机孔探口的丝套,以前作业时须先拆卸外部管路,耗时久且易造成损伤。吴刚和同事反复研讨试验后做了一套新工具,用带螺纹的构件搭接上常规工具进入孔探口,简化了拆装程序;同时,在力传递工具上增加过载保护弹簧,以保护发动机的丝杠,解除了孔探检查的后顾之忧和副作用。
一直以来,如果飞机零部件坏了,航空公司就要联系空客、波音等生产厂家或航材供应商采购,时间长、成本高,动辄数十天,有时甚至要等上大半年。如果客舱小配件等不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部件出现破损时,出于成本考虑,航空公司也会让飞机继续飞行,同时等待新航材。
这让对飞机健康有“洁癖”和“强迫症”的吴刚有点“耿耿于怀”。除了优化航材预测、采购、管理等流程,提前订存、储购最易损坏的部件之外,近两年来,他们工作室开始利用3D打印技术研制飞机零部件。这可不简单!要知道,所有用在飞机上的零部件都要经过民航安全部门严格的适航认证,除了基础功用和安全寿命,还要接受防撞击、阻燃性等考验。目前,“匠心守护”工作室已拿到民航局的零部件制造人批准书,研发出10个专利产品,客舱行李架上的座位号码牌等可替代零部件已具备批量生产、销售能力,有的零件成本降至原来的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