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间,大战略。为搭建新常态下特色小镇创新发展交流平台,推动中国特色小镇快速、健康、有序发展,5月27日,“2017最具价值潜力特色小镇推介峰会暨产融联盟启动仪式”在上海成功举办。
顺应政策、抓住机遇,聚智汇力打造特色小镇
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明确,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新城镇。规划一出,举国振奋。从各级政府到实体企业,从经济智库到金融机构,无不热情高涨,对中国特色小镇建设做出了积极探索与有效实践。
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会长、上海市委原常委、副市长周禹鹏在致辞中表示,建设特色小镇是国家政策层面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对当地经济、环境、人文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他高度赞扬金恪集团顺应国家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特色小镇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战略眼光,充分肯定金恪集团在产融结合、产业升级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他也表达,希望通过这样一个政企对接、产业融合的峰会,来推动特色小镇产业链项目的对接和落地,同时也是为地方政府和民生创造价值创新与共赢的机会。
小城镇,大战略,特色小镇建设掀起新高潮
全国两会,共商国是。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特色小镇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们建议中出现较多的热词。“特色小城镇”概念也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发展,推动一批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
两会以后,全国各地的特色小镇建设掀起一轮新的高潮。对此,住建部村镇建设司原司长李兵弟,及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广斌分别发表主题演讲,从新型城镇化规划和特色小镇未来选择的多重角度予以关键解读,让与会嘉宾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落地的不同层面对特色小镇建设有了耳目一新的认识。
李兵弟认为,特色小镇应该是一个复合业态、多元投资、混合用地、城乡交融、现代治理的发展综合体与体制机制的创新中枢;特色小镇的建设除了继续挖掘现有资源外,更要注重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并朝着这样的一个模式努力:“村的美丽生态化,镇的新型产业化,城的融入乡村化,国的城乡一体化”。王广斌则以BIM的视角谈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他表示,“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种智慧集成的结果。它会涉及到整个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和人群居住的居民环境,需要集成我们来自各方的智慧,共同创造一个有智慧的未来生态环境。”
特色小镇建设对推动“产、城、人、文”融合,破解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对探索新型小城镇之路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才能发掘和发挥潜力价值的关键点?为避免“千城一面”或“事半功倍”,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又需避开哪些“雷区”?
成功的项目固然值得借鉴学习,复盘失败项目则可避免重蹈覆辙。中国特色小镇研究院执行院长黄革平认为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形而上想当然,首先要了解实施细则和流程,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要紧紧依靠政府,最大限度地争取政策并利用政策。他还提出,“要从定性、定量、定市、定法四个维度提前做好小镇建设战略实施规划,这才是特色小镇成功的基础。”在场专家们对失败案例的反思与剖析同样引人深思,弥足珍贵。
此次峰会由上海市各地在沪企业(商会)联合会指导,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和同济大学提供资源及学术支持,共同探讨中国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积极对接特色小镇项目合作,并正式启动特色小镇产融联盟,推动中国特色小镇建设从蓝图展望向项目落地迈出实质性、关键性的一步。峰会由金恪集团主办,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 · 新金融服务专业委员会、金恪鸿鹄会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