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李洁
国产大飞机首飞“五人组”。(中国商飞供图)
国产大型客机C919计划于今日首飞。这意味着,中国人的大飞机“航空梦”向着最终实现又迈进了一大步。
作为我国航空工业的里程碑事件,C919首飞的背后,有一支队伍不得不提,那就是首飞机组。这是一个由五人组成的特殊机组,作为整个团队的核心,担任C919首飞机长的是有着丰富经验的飞行员蔡俊。
“60后”“70后”“80后”共组首飞机组
出生于1976年8月的蔡俊,于1997年开始飞行生涯,现总飞行时间为1.03万小时,无严重差错和事故征候。他曾在东方航空当了11年飞行员,于2011年加入中国商飞,担任试飞员。
在我国,民机的试飞工作一直没有专门的试飞员。为了做好试飞工作,蔡俊和几位同事专门前往美国接受“魔鬼式”训练。平时看着安静内向的他,心里其实憋着一股子冲劲,即使是学习,他也喜欢竞争,渴望胜利。在试飞学院的优秀学员栏里,他是少有的中国名字。回到国内,真正残酷的竞争才刚刚开始。C919首飞机组的机长要在优秀试飞员中层层选拔。当时,前来报名的具有试飞经验的飞行员就有20多个。最终蔡俊脱颖而出。
首飞机组中,除了机长蔡俊,还有副驾驶吴鑫、观察员钱进、两名试飞工程师马菲和张大伟。
观察员是一个特殊的岗位,担任这个岗位的是有着近40年飞行经验的老飞行员———“60后”钱进。在钱进看来,观察员是飞行员的第三只眼睛,或者说是又一道安全防火墙。“试飞,尤其是第一次试飞更需要观察员。”钱进说,他的任务主要是观察机组人员整套操作动作,判断他们的操作有没有问题,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给予指导。试飞工程师马菲和张大伟都是“80后”,他们的工作是从全局掌控首飞任务,从各个角度考虑问题,保证飞机首飞安全起飞,起飞后进行各种空中检查,确保飞机安全着陆。
马菲透露,2016年底,C919首架机为了试飞准备,在浦东机场进行了一次地面滑行试验。这是C919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动力行走。然而,这次滑行仅行进了十几米就突然中止。尽管问题并不严重,但首飞机组还是果断停止试验,查找问题。如今,经历了多次地面滑行试验,C919的性能日臻完善。
充分预案保障安全首飞
按照计划,C919首飞机组将驾机飞行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从起飞到最终落地需完成15个实验点。然而,首飞最大难点仍在于未知性和不确定性———谁都不知道飞行过程中会出现什么突发情况。
最危险的情况有两种:双侧发动机失效和测感失效。前者,导致整架飞机没有动力;后者,导致飞机失去方向感,无法抬头、低头、拐弯,相当于“方向盘”失灵。
双侧发动机失效是“危中之危”。这种情况下,C919首飞机组的大致预案是,根据发生地点和高度的情况,灵活应变。如果失效发生时距离浦东机场较近,那么就滑行到机场降落;如果发生地距离浦东机场较远,那么可以就近选择在南通机场或者崇明岛或者某块平地迫降。但在决定迫降前,机组成员还要先尝试重启发动机———一名机长做迫降准备,一名机长负责重启发动机。
遭遇侧感失效,需要通过调整飞机两侧发动机的推力大小,以使飞机具备左右转弯的能力。至于“抬头、低头”,则可通过“平尾配平”实现。这种情况首飞机组已演练过很多次,基本可以实现飞机安全降落。
据中国商飞试飞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现在已形成一支包括17名试飞员、40名试飞工程师、26名测试工程师,以及机务、气象、航管、通导等约200人的专业队伍。C919研制批将投入6架试验机开展试飞任务:101 103架机主要承担包线、结构载荷、失速、动力、性能、操稳、飞控、结冰等试飞科目,104架机主要承担航电、照明等试飞科目,105架机主要承担环控、气源、客舱、高温高寒等试飞科目,106机主要承担客舱系统、功能可靠性等试飞科目,102架机预计下半年投入试飞。
文汇报记者 张晓鸣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