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在闵行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居民提供多样化治疗服务。袁婧摄
■每个郊区至少有一家三级医院、每个家庭有一个“医生朋友”,作为全国第二批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份,上海深化医改工作扎实有效
■本报首席记者 唐闻佳
最新公布的上海老年人口数据令人鼓舞:上海人均预期寿命再创新高,超过83岁,紧追全球最高人均预期寿命国家日本(83.7岁)和瑞士(83.4岁);也是最近,一份与上海2000多万市民健康息息相关的《“健康上海2030”规划纲要》开始广泛征求意见,目标是将上海打造成全球健康城市典范。
很多人说,生活在上海是幸福的。幸福的背后,医疗就是一道不可或缺的“保护屏”。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上海作为全国省级综合医改试点省份,针对这一世界性难题,从群众反映的痛点、难点、关注问题入手,推出一系列深化医改的措施。优化医疗资源科学布局、探索构建分级诊疗制度、提速医疗卫生信息化……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切实把改革成果转化为广大市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获得感。
“5十3十1”布局,好医院开到家门口
“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3月18日晚9点多,一声哭喊传到位于临港的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东院的急诊大厅。孩子误吞了一块大骨头,正横亘在下咽部声门上和食管入口处,必须争分夺秒取出,否则患儿将窒息而亡。麻醉科急会诊、面罩吸氧、开通静脉通路……最终,骨头被取出,患儿转危为安。“要是家门口没这家大医院,孩子的生命可能就保不住了。”
家长对医院有道不完的感谢。
这四年来,驻守上海最东头的临港,市六东院在缓解儿科“看病难”、在重大急危重患者抢救方面,日益发挥出郊区新建医院“保一方安康”的重要功能。
其背后,是上海优化医疗资源布局的重要落子,即实施郊区三级医院建设“5+3+1”项目 (新建5家、提升等级3家、迁建1家)。这其中就包括市六医院在临港、长征医院在曹路镇、仁济医院在浦江镇、华山医院在顾村、瑞金医院在嘉定分别新建5家三级医院。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最大规模医疗资源布点调整,是上海促进城乡医疗均衡发展、提升郊区居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的重大战略决策。目前,已有8个项目竣工投用,实现了上海每个郊区至少有一家三级综合医院。
医疗布局的探索脚步远不止此。上海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引导,推动部分二级医院功能转型,目前已正式转型为康复医院的医疗机构有4家,筹建转型的医疗机构2家。
“1十1十1”签约,好医生来到居民中
科学布局全市医疗资源的同时,上海在基层医疗上深度推进。
家住嘉定的病人韦老伯双下肢瘫痪,长期卧床,还有高血压、糖尿病。马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翁立立每天早上提前15分钟出门,先到老伯家,把每天的药安排好,慢慢地,老伯的血压、血糖控制好了。渐渐地,邻居都知道了,也希望家里有一个“医生朋友”,排队找小翁医生签约“1+1+1”。
这是去年上海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中启动的创新分级诊疗模式:以家庭医生为基础,每位居民与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家区级医院+一家市级医院组合签约。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签约居民共130万人,签约居民在“1+1+1”组合内就诊比例近80%,在签约社区就诊比例超过60%。
以往,医学生毕业后“从教室直接到医院”,三五年后临床医疗水平差异很大,2010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实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毕业生要经规培后才能进医院。有学者说,规培制度很大程度就是在“强基层”,“三甲医院在给下级医院培养人”,其深远效力在于将为病人提供更优质、均衡的医疗。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上海模式”已传到全国。优秀医学毕业生不断充实到社区,提升着上海社区医疗的水准。最新数据显示,全市已有注册全科医师5000余人,本科学历占46%。
200亿条诊疗数据,智慧医疗让改革提速
大数据时代,上海还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
江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蒋良华手机里,有一个上海市社会卫生综合改革管理云平台。里面可实时看到闵行各社区乃至全市各区居民总签约人数、就诊次数、就诊和转诊流向……这样的数据能层层下钻,具体到一名医生的处方单。
目前,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卫生信息化工程,实现全市健康档案数据整体入库以及16个区、600多家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初步实现全市范围的“两个任何”,即任何居民和医务人员,在任何联网医疗卫生机构,在满足业务规范的情况下可以调阅相关健康档案。
上海还在推进更深层的“智慧医疗”脚步。市级数据中心已集聚近200亿条卫生诊疗数据,一张CT扫描图像、一个基因组序列文件、标准病理图,在这座2000多万人口的城市,卫生数据还以平均每天1800多万条的速度增加着,健康大数据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提供强大支撑。
用数据说话,上海将社区诊疗行为全部实现数据化。下一步,这个云平台就将推广到上海的公立三级医院。这是医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