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幢式样新颖别致、风格迥异的新民居,错落有致,给千年古村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资料照片)
■本报驻浙记者 蒋萍通讯员 刘海波
天刚亮,山中的云雾还没散去,一辆辆满载着游客的大客车已驶进村口。宁静的小山村升起袅袅炊烟,村民们急忙生火做饭,准备迎接远方来客。
“文村千百年来,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热闹过。现在村民不用外出打工,坐在家门口就能‘数钞票’了。”杭州市富阳区洞桥镇文村党支部书记黄健军告诉记者,“自从经建筑大师王澍的‘指点’,新民居建成后古村落获得新生。文村如今已成为一个让村民依恋、市民向往、游客痴迷的地方。”
古村曾面临“生存危机”
文村距杭州主城区约80公里,村庄依山傍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当地至今有40余幢建于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古民居,且保存完好。以前,文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剩下的都是家庭妇女、老人和孩子。随着年轻人的离开,千年古村渐渐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老房子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古村也渐渐被人遗忘。
“上世纪90年代后,赚了钱的村民有的拆了老房建新房,使古民居大量消失,村里原有的70幢老房子只剩下40多幢。而最近10年,老房子几乎没拆过,需要建房的另外新批宅基地。可老房子有的年久失修倒塌,如何保住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黄健军说,好在从2013年起,浙江省住建厅将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省级综合试点项目落户在洞桥镇。文村作为首批先行示范区,村内开始对新居进行建设,对老房开始改造。
建新居和“修旧补旧”
记者日前走进文村,看见一幢幢式样新颖别致、风格迥异的时尚建筑,错落有致,给千年古村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第一批新民居有24幢,已经交付给村民使用。这批新民居几乎每户都是敞开式的,屋内都设置了天井;考虑到农民生产生活习惯,设计了进门就能看到存放农具的储藏空间;有的村民不愿意用煤气灶,于是建造了可容纳土灶的厨房。种种细节让这些新民居与传统民居很接近。
黄健军自豪地说:“新民居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教授主持规划设计的,他可是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获得者。世界级大师设计的房子,能不好吗?”
“王澍认为,文村新村不能和老村脱离,新居的房子内部构造要更贴近农村百姓的生活,而外观设计上要和古村老房子巧妙融合,就像是在老村上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这样既将传统文化保留下来,又让乡村能重新恢复生机。”黄健军介绍,在这里,很多工艺和技术看起来像是传统的,但你找不到任何一个地方是简单模仿传统,都具备了创新的元素。
“文村古村落保护主要有两个方法,建新居和‘修旧补旧’。”黄健军说,从文村被确定为“美丽宜居村庄”后,省市两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村里的老房子经过专家评估,对值得保护的房子进行挂牌保护,村里从村民手中购买老房。腾出的古民居,村里会统一保护性修复,统一规划开发利用。
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
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第一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培训班近日在义乌举行,著名作家冯骥才在会上说:“保护传统村落不只是为了原住民,更是为了让民族的后代有家可回。保护古村落,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
2012年以来,住建部等先后四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现有4000多个村庄被收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明年是调查的“收官之年”。预计到明年,全国传统村落的数量将增加到近6000个。浙江省作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开展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的省份,近4年来投入30多亿元,先后启动172个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868个历史文化村落一般村的保护利用项目。3000余幢古建筑、212公里古道得以修复,32万多平方米与古村落风貌冲突的违法建筑物被拆除。
“古村落保护不仅仅是修复、保护古建筑,最根本的是要保护‘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生活,再造融通历史和当下的活态乡村生活。”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邵清说。
(本报杭州6月27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