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时代》到《港囧》再到《美人鱼》,无论相关各方是否愿意面对和承认,中国电影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金融衍生品。(资料图片)
石 川
从《叶问3》到《捉妖记》,关于电影票房注水的话题正在持续发酵,戳破了一个个硕大的票房泡沫,并引发了业内外高度关注。
部分影片票房注水现象,让人看到了被资本裹挟的电影产业,在繁荣之下的危机与隐忧。今天我们在此刊发一组评论,从多个角度剖析当下电影产业的现状,以待破题。
核心观点
●对于电影而言,资本绝不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相反,它是一柄双刃剑,在带动电影走向繁荣的同时,也会为电影的艺术本体造成强大的压力。
●近年来有一批批“小镇”上的“青年”陆续走进影院看电影只是幻象。统计显示,八成票房仍然来自一二线城市。
●资本的逐利本性,导致了这个行业里造假现象的出现。买收视率,买票房,买水军,成为一些公司惯用的手法。
前两天,在北京的一个电影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尹鸿打了个比方,说眼下资本和技术就像两条疯狗,追得中国电影手足无措,满世界瞎跑。这个比喻挺逗,话糙理不糙。
这几天电影界都在热议“票房注水”的事,为什么? 因为它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让我们看到,中国电影在票房节节攀升、产业高歌猛进这些光鲜亮丽的外表之下,还隐藏着许多尴尬、不安甚至是危机。注水票房的存在,才刚刚揭开了冰山的一角。它昭示出当前中国电影市场和产业双重繁荣下的某种隐忧。它的始作俑者,不是别的什么,恰恰是对推动当前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最功不可没的———资本。注水票房事件的爆发,警醒人们必须认清一点:对于电影而言,资本绝不是无所不能的救世主,相反,它是一柄双刃剑,在带动电影走向繁荣的同时,也会为电影的艺术本体造成强大的压力。若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控制,中国电影就很有可能被它推入灾难的深渊。借用尹鸿教授的比喻,遛狗的时候若不拴上狗绳,对于某些弱小的路人来讲,宠物就会在一秒钟内变成伤人的恶犬。
以前中国电影界的老前辈夏衍说过,中国电影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这话在今天的市场化环境中也依然有它的说服力。所谓“先天不足”,是指中国电影一直缺乏商业写作,特别是类型片创作的文化基因。这与中国电影过去的体制结构和文化背景有关,它的一个结果,就是电影创作的市场适应性相对薄弱,尤其是类型片的创作能力比较低下。类型片的写作与文学写作存在根本不同,类型片的写作更像是一种绘制建筑施工设计图那样的技术工作。它对作者的工艺性要求比较高。小说的作者,往往自我发挥的空间更大,只要立意新颖,语言训练扎实,码起字来,往往可以信马由缰、自由驰骋。而电影不行! 你只能按照类型片的固定程式来写。它的故事结构、人物设置、类型风格往往都有一个相对稳定和成熟的套路,它经受过市场的反复检验,被认为是最方便观众消费和接受的一种写作模式。所以说电影编剧,可以是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但他必须首先是一个工匠。现在的问题是,这样技术好的工匠原本就数量不够,在市场和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的今天,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不堪重负了。这也是最近一两年IP热高烧不退的重要原因。正因为原创能力低下,IP才会大红大紫。
所谓的“后天失调”,是指目前资本压力下,电影创作规律所面临的挑战。比如剧本的创作周期,一般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写剧本不是饮酒赋诗,可以头脑发热,一挥而就。写剧本更像是雕刻,必须不断打磨,反复精修。这就决定了它的时间成本一般都会比较高,创作周期比较长。就像老话说的,慢工出细活。然而现在涌入电影界的,大多是行业外的热钱,他们要的是快,是多,是大,哪有那耐性等着你去精雕细刻? 于是,编剧屁股后边就像有人拿着鞭子在撵一样,火急火燎,紧赶慢赶,用两、三个月赶出一个剧本,在电影界早就不是新鲜事了。人家要干一年的活,你仨月就完事,谁的活儿细?谁的活糙? 这还用问吗?
再说投资。现在电影最缺钱的就是项目开发,风险大、周期长、飘忽不定、前途莫测,最不招人待见。好不容易剧本写出来了,一般编剧也落不到什么好。整个制片成本,大头给了明星,还有一半用来宣发,留给拍摄制片和编剧稿费的钱,往往就所剩无几。这种只管摘果,不管种树的投机作风,就像鸦片烟瘾,一旦沾上就很难戒除。都说电影是内容为王,可偏有一些投资商,根本不关心内容,甚至连剧本都懒得看一眼。能让他们上心的,只有卡司,只有类型,只有谁来担纲导演。至于编剧,除非你是大咖,不然人家都懒得理你。
到了流通这一环,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现在每年增加几千张银幕,谁来管理? 谁来运营? 哪里去找这么多有经验的影院经理? 新手来了,经验不足,他凭什么来排片? 这个时候,大数据就派上了用场。这还说得过去,还有人连大数据都看不明白,他排片的唯一依据,就是看卡司阵容,就是看流行类型。你要看历史片、古装片? 对不起不好卖,你要看战争片、年代戏? 对不起不好卖,你要看儿童片、农村片,对不起更不好卖。搞得市场上能看到的影片类型越来越少,风格样式越来越单一,题材雷同撞车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电影的道路越走越窄,早晚有一天会钻进死胡同去。
这就好比开馆子,菜单上没有几十道看家菜打底,今天豆腐白菜,明天白菜豆腐,每天三板斧,永无回头客。电影也是一样。类型长期单一的结果,必然是观众粘性的降低。如果看电影就是图新鲜、图刺激、图好玩,那么万一遇上比看电影更新鲜、更刺激、更好玩的别的什么东西,那电影就会立刻被抛弃。前几年就出现过这种情况,市场上某部热映大片据说很火,可到有一天,遇到某省级卫视的一档真人秀歌赛的总决赛,电影院立马变得空无一人、门可罗雀。
这个信号对电影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因为电影不同于文学、戏剧、戏曲等其他艺术门类。好比戏曲,市场再不景气,只要哪怕不多的基本戏迷在、票友在,有少数顶尖艺术家在,就还有维持的机会。电影不同,电影是门大投入、重装备、高科技、多资源的大工业,没有量大面广并且粘度很高的大批观众托底,电影就会失去存在的社会基础。如果只看到电影新鲜、刺激、好玩的一面,就把电影等同于轧闹猛、起轰架秧子。人群轰的一下挤上来,再轰的一下散开去。真到那一天,电影就离死期不远了。
所以说,电影市场不是流浪猫狗,不能任由它野蛮生长。电影市场更应该像春耕农作、犁田育秧,必须要用耐心和情怀来精心的呵护和培育。我总在想,一个穷人家长大的孩子,从来没有机会品尝过山珍海味。也许在他眼里,路边大排档的烤串火烧,就算是世上美味了。这个时候,假使有好心人偶尔带他进一次高级餐厅,让他品尝一下真正的玉盘珍馐,人间美味,他会有什么感受? 当今的中国电影市场,还是一个发育未久的低端的初级市场。市场里的消费者,就像是那些只知道在路边摊撸串的穷孩子。而电影人的责任,除了让他们吃饱肚子不挨饿以外,是不是也应该找机会让他们知道,这世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比路边撸串更美味、更精彩。所以在资本眼里,除了热钱闪投之外,也应该有诗与远方;除了种树摘果,资本也应该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情怀和担当。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