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江北岸六合区的南京化工园区,一个雾霾天气的春日。本报记者沈竹士摄(资料照片)
本报特派记者 沈竹士
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速、中上游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使长江环境安全面临挑战,生态系统也不时敲响警钟。特别是沿江,工业园区密集,危化品吞吐量大,重化工企业多,潜在水污染风险巨大。
苏南地区占有长江水道的天时,是地处入海口的宜开发区域,在我国化工行业布局当中有着重要地位。2014年,江苏省4000多家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实现主营收入1.88万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约14%,仅次于山东居全国第二位。记者从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获悉:2015年江苏化工行业出口同比2014年呈现下降,这在江苏化工行业历史上尚属首次。重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的趋势仍在延续,而通过“看不见的手”来治理产能过剩,仍处在艰难的探索中。
苏南化工调整尚未真正破局
江苏石化产业区域发展以沿江为主。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人口密度高达847人/平方公里,是全国的7.7倍,而沿江两岸800公里岸线,集中着大量化工企业。其中,南京以大石化工业区为特点,江北、江南形成了扬子石化等高度关联的石化企业集群。该地区合计原油年加工能力3050万吨,乙烯年产能力155万吨,对二甲苯年产能力140万吨,醋酸年产能力170万吨,均居国内同类地区前两位。
去年年底,江苏省发改委、经信委联合编制并印发了《江苏省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提出原则上不再新设立化工园区,有序推进南京老石化基地调整改造,调优调绿沿江石化产业带。
对于最新方案,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高级经济师马建平认
为,化工企业搬迁非常困难:一是装置开停工成本巨大,一些企业搬迁停产就意味着死亡。二是搬迁费用巨大,人员安置更需要投入社会成本。三是大型企业搬走将影响地方GDP,若未找到新的接替产业,将有产业空心化之虑。
退城入园:行政管控的十年
过去,江苏治理化工企业产能过剩,主要采取行政管控。而以园区建立政策门槛,则是行政管控的抓手之一。
早在“十一五”时期,江苏省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全省化工园区(集中区)和化工生产企业环评审批工作的通知》,暂停审批化工园区以外的新(扩、改)建中小化工项目;省辖市内原则上只保留一至两个化工园区,各县(市)原则上只保留一个化工园区,不得新设。
2014年初,江苏省环保厅下发《江苏省化工园区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范(试行)》,提出原则上不再新设化工园区。目前,省内规模以上企业入园率达
到40%。一些企业虽未入园,但已经留好了后路,在园区里挂上了号;还有一些企业,虽然母公司在园区外,但子公司或生产基地已经入园,以后随时可以转进,或是发展总部经济。省内对园区外化工企业的项目改扩建的态度是文件字面上严格限制、实际操作中几近禁止。类似这种做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认可。
管控之下,部分园区外的企业被逼入“夹缝”。有媒体报道,一家大型油漆公司拟改造生产既环保又低毒的水性涂料,但地方安监局下文规定,所有生产装置都不能新增;一家涂料公司申报将油性溶剂生产装置改造为水性溶剂,后者是业内认可的高端制剂,但申报时遇到市、区两级相关部门之间的隐形推诿。
研发投入仅占1%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化工企业“退城入园”、远离城区,并非降低环境风险的根本办法,更不是未来产城融合的答案。应该让市场发挥应有作用,使化工企业
优胜劣汰,就地实现产业升级。
在国有经济发达的江苏省,较多采取限产压库等行政手段来治理过剩产能。然而,行政管控的去产能思路,往往走入“产能越去越多”怪圈———今年政策提出30万吨以下的企业要清理,明年企业就争先恐后上马30万吨以上项目。在市场思维中,政策信号成为了“反面导向”。
马建平说,一个行业,适度的产能过剩有积极作用。只有在产能过剩时,企业才会主动作为,苦思冥想寻找新的市场需求,带动新的科技创新,不断发展提升。如果习惯于短缺经济,不费力气就能卖出产品,终究会陷于惯性,停留在生产低端产品的红海中。政府应该做的,是严格环保标准,提高污染成本,让市场淘汰一批不具有足够竞争力的企业。
不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江苏化工全行业研发投入占比仅为1%。研发费用占比显然并不乐观,凸显科技创新体制仍不顺畅,产学研转化陷入困顿。
(本报北京3月12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