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蒙拉近照。(本人供图)
■本报记者 徐璐明
获得第49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代表作:《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西贝柳斯作品等。
问: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答:航海。梦想驾着帆船环游世界。
问: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答:买一把非常好的小提琴。
问: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答:举办《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巡演。
因为在2002年第49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中获得金奖,“东方帕格尼尼”的标签在小提琴家黄蒙拉身上一贴就是好多年。
黄蒙拉说自己对这个标签又爱又恨:爱它给自己带来的市场认可,恨它在演出时带来诸多限制。更重要的
是,由这个标签所带来的关于拉琴的技巧和音乐性之间孰轻孰重,也成为他绕不开的话题。“曾经我也困惑,彷徨。音乐是什么? 为什么几个音符的组合就能代表着某些情感呢? 这不合理。我觉得我没这个天赋,音乐不会到我身上来。”那时的他很懵懂,拉曲子就像做音阶练习,无法区分音乐和声音。
“我已经具备很强的演奏能力,但心中对音乐还没有很强的感受。空有一身力气,却不知道如何去驾驭它。”
好在,对音乐疯魔般的痴迷,让他选择了坚持,也随着成长,他在音乐中渐渐找到了共鸣。“没有经历大悲大喜、大风大浪,这是一个非常顺其自然的过程。现在的我很清楚什么是音乐,甚至能为每个乐句、每个细节找到正确的情绪范围
和合理的表达方式。”要用音乐表现一段情绪,你需要做到的不单是把音符演奏出来。还有音量的变化、音符之间衔接、声音质量和柔弦、柔音的变化……当然,这一切只是具体的表现手段。“但真正好的音乐,都是从心里面来的。作曲家体验了欢乐,并以此写出了一段音乐。当我听到和演奏它的时候,我看到了欢乐。尽管我们体验的具体场景不同,但我们都体会过欢乐。这就是音乐中的共鸣,这也是
一切伟大音乐的基石。”黄蒙拉说。
几年前,他做了一个决定,慢慢尝试做一些学术性比较强的演出,比如西贝柳斯、巴赫等作曲家的一整套作品的演出。黄蒙拉把自己的音乐生涯形容为向着“阳春白雪”的道路不断向上。“我从4岁开始学琴,希望今后在小提琴演奏这
条路上,把纯粹性和专业性提升到新高度。”
然而,越往上走,似乎受众越少。“市场”这个词对于古典音乐家而言永远意味着纠结和矛盾。黄蒙拉笑言,业内流传着这么一个笑话:如果一场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卖得不好,就在曲目中加一首《梁
祝》,票子立马就能卖出大半。此说尽管有些夸张,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事实:听众更倾向于欣赏自己熟悉的作品。“我很少去迎合市场。”黄蒙拉说,“音乐不是赚钱谋生的工具,引领欣赏应该是我们这批新生代音乐家的责任。”
不过,他也无奈地承认,面临音乐会的曲目选择时,会做一些让步:加入一首大家熟悉的作品。“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好的乐曲,我希望不但演奏者要扩大曲目
量,观众也愿意尝试聆听新的作品。”
在采访中,黄蒙拉多次强调着古典乐的“纯粹性”。在他看来,古典乐里,有太多被人遗忘的作品,这些作品被演出得很少,甚至没那么动听,但这并不降低作品本身的价值。他要做的,就是重拾这些古典乐中的“遗珠”———“我知道这样做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但我需要去做。要问这样做的价值在哪里?也许这就是人类的求知欲吧,我想看看,这条路到底能走到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