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2023年4月5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日本东芝公司标识。
日本东芝公司21日对外宣布,以日本国内投资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JIP)20日已经完成对东芝的要约收购,为东芝私有化退市扫清障碍。这意味着有着148年历史的“百年老店”东芝最早将在年内终结上市74年的历史。
东芝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地步?未来能否“浴火重生”仍值得关注。
要约收购结束8年混乱经营
此次成功收购东芝的日本国内基金“日本产业合作伙伴”由包括罗姆半导体集团、铃木、中部电力、鹿岛建设及三井住友银行、瑞穗银行等26家日本公司组成,从8月8日开始以公开要约的方式,按照每股4620日元(约合227.6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东芝股份。截至9月20日,JIP已持有东芝78.65%的股份(约合3.4亿股),超出66.7%股份的最低门槛,完成了此次收购,总额达到2万亿日元左右。
2015年,东芝在被曝光会计造假丑闻后陷入财务危机,长期处于管理混乱、经营困难的状态。其间,东芝曾多次传出并购重组方案,均告流产。有分析指出,东芝的重组方案迟迟难以确定,与东芝握有敏感技术有关,日本有关方面对投资方的选定极为慎重。
2017年,东芝为化解资不抵债困境引入外部资金,增资6000亿日元,暂时渡过退市难关。然而参与增资的海外股东在此后的东芝运营中频频行使发言权,与东芝经营管理层之间意见对立分歧明显,致使公司领导层频频换人,经营越发混乱。东芝公司自去年开始寻找收购方,以便与海外投资者切割,最终于去年10月选定JIP作为优先收购方。
美国打压排挤 东芝走向衰落
据日媒报道,东芝最快年内摘牌退市,终结74年的上市公司身份。东芝退市后将与一直介入经营的海外基金断绝关系。然而,东芝这家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是怎么走到今天这般地步的呢?
东芝创立于1875年,曾是日本白色家电三巨头之一。辉煌时期,东芝的经营范围涵盖制造、发电、核能、半导体、家电、计算机等诸多领域。上世纪80年代初,东芝在半导体领域持续发力,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佼佼者,风头甚至盖过英特尔等美国半导体企业。
然而在1987年,美国以东芝向苏联出售4台精密机床为由出台制裁法案,取消了与东芝的一系列采购合同,并禁止东芝产品对美出口。此次事件还导致东芝数名高管被捕或辞职,在美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借口下,东芝不断被打压、排挤,并开始走向衰落。
▲ 6月29日,东芝公司在东京召开第184届年度股东大会,图为一名股东匆匆进入会场。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摧毁了其最后的豪赌
近年来,东芝因自身经营不善,公司发展每况愈下,不得不出售家电、医疗设备等主力业务维系生存。2006年,东芝以70亿美元高价收购核电设备生产商美国西屋电气,豪赌核电业务发展,但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摧毁了东芝开拓核电市场的梦想。事故中受损最严重的3号机反应堆正是由东芝提供,东芝此后再难拿到核电订单。
2015年,东芝被曝过去8年间虚报利润掩盖金融危机和福岛核灾后的巨额亏损丑闻。同年12月,被东芝收购的西屋电气因收购了一家经营状况恶化的美国公司,造成超过60亿美元的亏损。西屋电气最终于2017年申请破产。
今后将以数字产业为主以求东山再起
据日媒报道,JIP将从结算开始的27日正式成为东芝母公司及其最大股东。东芝公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东芝将于11月下旬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之后东芝股票将被证交所指定为“整理股”,再经过大约一个月时间,东芝将完成退市。
9月25日,美国标普将对东芝的评级直接下调2个级别,定为BB-,其主要理由是“东芝未来的财务状况将会持续恶化”。日本评级投资信息中心在21日已将东芝公司债的信用等级下调至BBB-。分析指出,JIP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筹集了收购资金中的1.4万亿日元,然而此次收购总额已高达2万亿日元。被收购后的东芝负有偿还贷款的义务。
对于此次收购,东芝社长岛田太郎深表感谢,他称东芝“将在新股东支持下朝崭新未来迈出一大步”。他还说,即使私有化完成后,东芝仍将为提升企业价值“做正确的事”。
然而,由于作为东芝新股东的JIP仍坚持延用现东芝领导层,日本国内舆论对东芝将“重装出发”的决心抱有疑虑:一是像东芝这样的大公司并未采取破产处理,而采用非上市方式经营极为少见。二是东芝今后将以数字产业为主以求东山再起,但在当前企业并购频发、经营规模缩小的情况下,东芝想要“浴火重生”所需的巨额资金仍无着落。更有悲观意见认为东芝退市是一个危险信号,表明日本企业正逐渐失去活力。
作者:刘洪亮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图片:新华社、视觉中国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