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在黎巴嫩贝鲁特,一名男子向苏莱曼尼的肖像敬礼 | 新华社
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发表讲话,没有提及对伊朗实施军事报复,似乎意味着美军3日暗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并导致两国敌对急剧升级的危机暂告缓解。
伊朗8日凌晨向伊拉克境内的美军基地发射了数十枚弹道导弹,以报复美国对苏莱曼尼的定点清除。看起来,这很可能是美伊两国距离战争最近的一天。但伊朗的动作也仅限于此。伊朗外长扎里夫当天清晨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写道,伊朗出于自卫采取和完成了相称的行动,不寻求紧张升级或者战争,但是将对任何形式的侵犯采取自卫。这实际上意味着伊朗官方宣布“收手”。
特朗普称,伊朗的袭击没有造成美方人员伤亡,并将“零伤亡”归功于防范周密,预警系统起效。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多名美方官员的话报道,白宫一些官员越来越相信,伊朗方面“有意避开”美军人员密集区域。
不仅如此,伊朗在报复开始前留了“后手”。伊拉克看守政府总理的发言人8日表示,“7日午夜刚过”,伊朗传递“口头信息”,说“已经或即将开始”打击,只是没有通报具体打击地点。很难想象,伊拉克方面会不及时转告美军。扎里夫8日在伊拉克驻伊朗大使馆证实提前向伊拉克方面通报,伊朗“高度重视伊拉克主权和领土完整”。
看来,伊朗原本也没打算“放手”报复。有分析认为,伊朗必然对苏莱曼尼被杀做出强硬回应,但引发非对称战争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要精准拿捏报复行动的尺度——既回应国内为苏莱曼尼复仇的呼声,又避免造成美方人员伤亡,并以此传递避免对抗升级的信号。
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8日致信联合国秘书长和安理会,称伊朗依据联合国宪章行使自卫权,“发动并结束有节制和相称的军事反击”。其实是将该信号放大到国际社会。
事态确实没有滑向爆发全面冲突的境地。从剑拔弩张到悬崖勒马,紧张局势短期内可能有所缓和,但美伊间的敌对关系无法改变,两国滑入“相互并不情愿”战争的可能仍存。
特朗普持续对伊朗展示强硬,2018年5月退出伊核协议并实施一系列制裁,对伊朗“极限施压”以迫使其屈服。尽管美国官员一再声称,经济制裁的目的是迫使伊朗“重回谈判桌”,但并未奏效。
反观伊朗,于1月5日迈出减少履行核协议义务的第五步,这意味着伊朗通过该方式施压欧盟履行义务的愿望落空。将核协议转化为经济成果无望,伊朗只有继续撑起地区影响力,对抗美国压力,方式仍将是对地区事务的介入、对地区盟友的支持。这也决定了将与美国的地区目标和政策冲突。
美国国防部长埃斯珀8日说,美国军方袭杀苏莱曼尼,“已经对他们(伊朗)恢复某种程度的威慑”。但该表述可能为时过早,同地区盟友的关系有助于伊朗在此次危机后做出战略规划,采取让美国更加“痛苦”的手段。
作者:孙华
编辑:沈钦韩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