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习近平主席邀请,瑞士联邦主席兼财政部长于利·毛雷尔(见上图)于4月23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毛雷尔借响应中国主场外交深化瑞中合作,可谓正逢其时。
具体而言,毛雷尔访华有四大诉求:第一,深化瑞中长久友谊。诚如毛雷尔所言,“两个国家间的友好关系是经济交往最重要的基础”。中瑞关系之所以历久弥新,成为不同文化国家之间友好交往的典范,主要得益于一种敢为天下先、争当第一的品质。瑞士在发展对华关系上走在欧洲国家前列,并创造了诸多第一,比如第一批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国家,第一个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欧洲大陆国家,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欧洲大陆国家。
此外,毛雷尔本人与上海颇有缘分,两年前以瑞士联邦委员身份访沪。而这次作为瑞士国家元首将访华第一站定在上海。虽在沪只停留一天,却携代表团参观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浦东发展银行、太平洋保险集团、东方证券等机构。这种见故友的急切心情,印证了毛雷尔“要生意,更要友谊”的表态。
其次,预热周年庆典。明年是中瑞建交70周年,毛雷尔率团访华旨在为建交庆典作好铺垫。他认可马云的那句“因小而美、因小而强”,认为瑞士国土面积虽小,却在金融、智能领域颇为成熟,是优质的代名词;中国很大,金融业、银行业处于扩张阶段,发展迅猛有冲劲,双方具有高度互补性。瑞方此行不仅旨在更新传统合作面,更要开拓新的合作领域,达到强强联手的效果。
比如,上海证交所和瑞士证交所签署更新版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两所交流,共同探讨通过中国存托凭证(CDR)等方式推进两地市场上市合作可行性。按照瑞士证券交易所主席拉谢尔的说法,或许不久后中国投资者就可以在上交所买到瑞士雀巢公司的股票,瑞交所也将协助中国企业在瑞士发行CDR。
第三,拓展自贸协定。中瑞在2013年签订双边自贸区协定,并宣布建立金融对话机制,使得瑞士成为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欧洲大陆的试验田和先锋站,对拓展和深化中瑞乃至中欧经贸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瑞士的国家行政机关是瑞士联邦委员会,由7名委员组成,各自掌管一个联邦政府部门,并且在惯例上轮流担任瑞士联邦主席。正是在毛雷尔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的大力推动下,为期三年的中瑞自贸区谈判协定落下帷幕。毛雷尔此访势必为双边自贸协定2.0版注入活力,为中国和其他欧洲国家达成双边自贸协定提供样板。
第四,拥抱带路合作。毛雷尔表示,如果说两年前来华寻求合作机会是播种,那么这次访问便是收获。确实,瑞士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是此行最大亮点,此举将巩固瑞士与中国的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瑞士同华签署“一带一路”双边合作备忘录,旨在加强同华在“一带一路”沿线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尤其是中亚地区的贸易、投资和项目融资合作。而且,合作不局限于金融领域,还将从资源、环境等方面为项目可持续性“护航”。这种合作正如在山坡上修路,一方面,需要更好的排水效果来防止滑坡;另一方面,排水需要坚固的道路支撑系统来保证。在这方面,“多山之国”瑞士有着丰富的经验。这样的合作不仅对中瑞,而且对第三方国家也有利。正如毛雷尔说,未来中瑞企业将基于共同的标准展开合作,第三方利益也会得到保障。他坚信,在未来几十年,“一带一路”将为世界经济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作者:宋卿
编辑:王卓一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