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伦敦,一名“脱欧”支持者在议会大厦外参加集会。 |新华社发
英国议会下院4月1日就“脱欧”的4项方案的动议举行第二轮“指示性表决”。结果不出意外,4种“脱欧”方案无一获得通过。
“英国议会下院再次否决所有选项,‘无协议脱欧’几乎不可避免”。欧洲议会英国“脱欧”谈判首席代表、比利时前首相伏思达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议会下院4月1日第二轮“指示性表决”的内容包括以下4项动议:
提议保持英国与欧盟关税同盟关系,以保障贸易顺畅和免除关税,表决结果为276票反对、273票支持;
提议英国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留在欧洲单一市场,282票反对、261票支持;
提议将英国与欧盟可能达成的“脱欧”协议付诸全民公投,292票反对、280票支持;
提议如果没有通过“脱欧”协议,英国将在欧盟所设期限以前取消退出欧盟,292票反对、191票支持。
虽然4种方案都遭否决,但差距均在毫厘之间。其中“关税同盟”方案最接近通过,仅以三票之差落败。美联社认为,这表明相当多议员倾向以较为温和的方式退出欧盟。
而“共同市场2.0“则获得261张赞成票、282张反对票。这一方案的提出者、保守党议员博尔斯在得知表决结果后当场宣布退出保守党,转为独立议员。他表示自己努力找出妥协方案,试图带领这个国家退出欧盟同时保持经济优势,但却被否决,“我的政党拒绝妥协,我对此深感遗憾,无法继续代表这个政党。”博尔斯表示。
工党领袖科尔宾对没有任何选项取得多数一致表示失望,但他将重点放在抨击特雷莎·梅的协议上。他表示,议会给这份协议三次表决机会已经足够,他建议议会再次考虑举行第三轮“指示性投票”,甚至提前大选。
▲4月1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离开唐宁街10号前往议会下院。|新华社
英国议会于3月25日通过修正案,由议会夺回对于“脱欧”进程的主导权,并进行“指示性投票”。虽然“指示性投票”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可以让首相作为“脱欧”参考,也为其施加一定的压力。
在3月27日举行的第一轮“指示性投票”中,8项方案全遭否决。而今4项方案无一逃脱被否决的命运。对此,英国媒体难掩悲观与愤怒。《每日邮报》报道,“脱欧”方案再次全部遇阻,“脱欧”成为一场“闹剧”。《每日快报》在报道中写道,“我们表决支持退出欧盟,你们(议会)却一再说不”。
据悉,特雷莎·梅将于当地时间2日将召集内阁成员举行长达5小时的马拉松会议,做最后的努力。一名内阁大臣透露,目前“唯一的选项”是试图通过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如果下议院有办法在这周通过协议,我们仍有办法避免参加欧洲议会选举。”
据路透社报道,在获悉“指示性投票”并无进展后,欧盟“脱欧”事务首席谈判代表巴尼耶表示示:“过去几天里,‘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不过,我们仍然希望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巴尼耶认为,英国政府目前剩下的选择只有三个。其中接受梅与欧盟达成的“脱欧”协议是英国有条不紊“脱欧”的唯一途径。另外两个选项则是最具破坏性的无协议“脱欧”和寻求更长期地推迟“脱欧”。
英国原定3月29日正式“脱欧”。这一期限已过,欧盟同意英国延期“脱欧”,但如果英国议会下院不通过“脱欧”协议,英国必须在4月12日以前确定将“无协议脱欧”、延期“脱欧”或者不“脱欧”。欧盟定于10日召开特别峰会,讨论英方抉择。
据悉,梅依然在寻求“脱欧”协议在议会第四次闯关。英国“脱欧”事务大臣巴克利1日暗示,梅本周晚些时候可能就“脱欧”发起第四次表决。“为了确保进一步延期(‘脱欧’),政府必须向欧盟提出可靠建议,”巴克利说,“唯一选择是找到出路,让英国‘有协议脱欧’。”
欧洲议会的“脱欧”协调员在英国议会投票前呼吁,议员们不要每次只投“否决”,也要投一次“赞成”。
▲4月1日,英国“脱欧”事务大臣巴克利抵达唐宁街。|新华社
“脱欧”进程难以推进,不仅影响了英国的政治形象,同时也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当天投票结果公布后,英镑再度大跌。据高盛报告,自2016年举行“脱欧”公投以来,英国经济每周付出6亿英镑的代价。英国商会说,“脱欧黑洞”已让企业耗尽精力、流失投资、丧失信心。
“脱欧”问题已使英国政府和议会无暇顾及重要的民生问题,英国民众也已对这部拖沓的“脱欧闹剧”感到疲倦不堪。对此,有些英国商界人士甚至声称,不管何种方式“脱欧”,只要尽快有个了断,至少能看到久违的“确定性”。随着“脱欧”新大限的临近,人们的耐心也日趋耗尽,留给政客们玩“投票游戏”的时间不多了。
美联社报道,越来越多的人推测,英国议会或政府会推动提前举行议会选举,期望新的议会格局能打破“脱欧”僵局。不过,保守党方面担心权力落入主要反对党工党手中。持续难解的“脱欧”僵局已经严重影响保守党的支持率。最新民调显示,保守党支持率已经跌至36%,反对党工党却升至41%,支持率已经超过保守党。若此刻举行大选,工党或将取胜。
作者:吴雨伦
编辑:王卓一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