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波音工厂,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建筑物。|视觉中国
11月的西雅图有着上海的味道。行人在城市西南角的先锋广场上快步赶路,被风吹卷起的风衣一角更显他们步履匆匆。我在15摄氏度的气温里感到阵阵凉意。好在散落在街角的咖啡馆随时欢迎顾客的光顾。每当手里捧着热咖啡时,会觉得就连窗外阴冷天气都变得和煦起来。这时,一个外表落魄形似流浪汉的人推门进来。服务生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只是送出一个默契的微笑,不等对方开口就报出四个数字。那人点点头便消失在走道的尽头。密码锁不住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哪怕是借用洗手间的流浪汉也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嗯,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城市。
先锋广场曾是西雅图的城镇中心,这里见证了一座城的崛起。三角形的区域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土著人酋长希尔斯的半身像和几根原始的图腾柱。在欧洲人到达前的4000年间,这里就有土著人世代扎根。后来的故事与发生在北美其他地方的如出一辙。善良的土著人帮助了远道而来的欧洲友人,那些朋友却在站稳脚跟后在这里建立城市,土著人不得不远走他乡。他们留下的唯一痕迹似乎就是“西雅图”这个称呼——它由希尔斯酋长的名字误传而来。
这片土地并没有如酋长期望的那样被温柔以待。大批欧洲移民抵达后,最先助燃西雅图经济的是木材产业。先锋广场周边的斯乐大街曾经被叫作“滚落路”。19世纪大规模伐木的时代,伐木工砍下的原木就是顺着这条 “滚落路” 滚到海边的木材厂。切割之后的木材再经由轮船运出,当地的航运业因此繁荣起来。今天的斯乐大街和西雅图其它的普通街道没有两样,游人们只能脑补当年原木从高处滚落的热闹场面。
木材行业的兴盛没有延续很久。1889年的一场大火把当时西雅图的市中心付之一炬。重建城市时,人们本着不破不立的观念,索性在火灾的废墟上用砖瓦重建了一座新城。今天,地下城游览是西雅图老城区的一大旅游特色项目。这个项目和我想象中参观地宫的套路完全不同。导游带着游客们上下穿梭,通过路面和地下的一些独特设计讲述历史。老城区内许多普通大楼的地下一层就是曾经的建筑遗址。当时的人们之所以选择在原有基础上加盖房子,除了省下拆除成本之外,也是要解决涨潮带来的抽水马桶倒灌的问题。
房子加盖完成之后,市民的出入又成了新问题。市长索性又大笔一挥,指示把道路抬高修到二楼的位置。原来的一楼被封印起来,变为名副其实的 “地下城” 。在地下参观时,我们只有踩在悬空搭建的木制栈道上行走,双脚才能避免沾到污泥和脏水。联想到当时居民生活的真实景象,不禁让人感慨早期开拓者的机智与艰辛。
重建后的复兴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893年的经济危机让西雅图再度陷入萧条。好在新的历史机遇在北方慢慢萌发。19世纪末的淘金热,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采矿者前往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育空地区一试身手。此前因运送木材而发展起来的航运业,让西雅图一举成为淘金者和买卖人的中转站。先锋广场又一次热闹起来。
著名的克朗代克淘金热博物馆就设在一幢旧时的旅馆楼内。博物馆不仅介绍了淘金者们的工具装备和补给方式,也还原了这座城市当时的景象——旅馆始终客满,餐厅人声鼎沸,就连马路上卖报纸的都激情澎湃……结果,靠着找金子发家的幸运儿凤毛麟角,真正富起来却是从事交通、服装、餐饮、新闻等辅助行业的从业者。作为交通中转站的西雅图由此真正崛起,成为美国西岸重镇、全球贸易港。随之而来的是造船业的兴盛和航空业的繁荣。
时间允许的话,走访波音几乎是每一位前往西雅图游客的必选行程。参观完“开胃菜”波音博物馆之后,我们登上了前往工厂的大巴。总面积400万平方米的西雅图波音工厂,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建筑物。和装配汽车类似,飞机的装配也是日夜开工的流水线操作。不同的是,每架飞机每天只移动几厘米。波音的零件生产线遍布美国各地,装配在飞机上的零件都是从各地运来的。专门负责运输波音零件的飞机全球只有4架,它们有一个庞大怪异的机身和一个美好的名字——“梦想运输者”。我们很幸运地目睹到了其中一架的真容。
▲亚马逊的“球屋”在2018年1月底正式开幕。|视觉中国
西雅图本世纪发展最快的莫过于信息产业。我们特意走访了网红地标——电商巨头亚马逊的热带雨林总部。造价40亿美元、耗时7年建造的3个大玻璃球建筑,其实只是亚马逊总部的一部分,主要为员工提供交流和休闲的场所。以我的体验,玻璃球内部给人带来的体感并不舒服。潮湿闷热之外,还有一股混杂着植物和泥土的气味,耳畔始终有嘈杂的流水声相伴。水声来自一片巨大的瀑布,和几个分布在各处的小水池。据说这里聚集着从全世界30多个地方搜寻而来的珍稀植物,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景观的搭配和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可否认,大片绿植的确在视觉上给人带来享受。尤其是一面贯穿四层楼的绿墙,无论我站在哪一层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新。
整幢建筑中最高大的植物是一棵巨型榕树,上面有一个简约的树屋。按照最早设计,它可以被用来当作会议室。但游客们更想在那里按一张“到此一游”照,久而久之也就没人在那儿开会了。其实不止树屋,环顾四周我感觉参观者比员工的人数更多。无论实际使用情况如何,亚马逊的初衷是想让员工在充满生命力的自然环境中迸发无尽的创意和想象。
走出玻璃圆球,一座热闹的狗狗公园引入眼帘。几个带着工牌的年轻人带着自家的爱犬在里面嬉戏。早就听说,亚马逊员工可以带狗上班,还能在办公时间遛狗,享受更多闲暇时间。参观先锋广场地下城时见到的景象突然在我的头脑中闪现。那些随时准备好与火灾、污水倒灌、泥泞道路搏斗的人,一定想象不到眼前遛狗人的快乐。两种跨越时空的生活状态,让人不得不感慨在短短100多年间这座城市的成长。
作者:王薇
编辑:陆益峰 吴姝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