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艘乌克兰军舰25日清晨在刻赤海峡与俄罗斯巡防舰发生冲突。|视觉中国
乌克兰军舰侵犯俄罗斯边界事件正在持续发酵,从最新披露的信息来看,有两条消息值得特别关注。
就事实层面而言,俄罗斯联邦安全局27日公布了乌被捕军人的受审画面,受审讯的海军上尉安德烈·德拉奇、海军少校弗拉基米尔·列索沃伊和水兵谢尔盖·齐比佐夫均承认进入俄水域系故意挑衅行为。根据俄方要求,凡通过刻赤—叶尼卡尔斯基通道运河的船只需提前48至24小时内向刻赤港海务管理局提交申请,并在4小时内得到批准。
俄安全局称,乌方没有遵守诺言,船员在领导层的授意下,侵入了俄专属经济区。被捕的德拉奇上尉称,他们是“故意忽视俄边境人员要求停下的请求”。不仅如此,据bne IntelliNews报道,乌方侵入的还是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之前的俄方既定海域。
显然,乌克兰意在制造冲突,不过在国际法层面,乌方有章可循。2003年俄乌两国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下就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的法律地位已经做了清楚的规定,一致同意两国共同开发利用,并对第三国船只作出限制。
问题从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之后出现。俄方认为由克里米亚半岛为基点的刻赤海峡、部分亚速海海域和黑海海域自此成为俄罗斯的领海,今年5月份刻赤大桥开通以后,更事实性地强化了俄罗斯这一做法:凡经过刻赤海峡的船只需通过俄方边检。对乌克兰来讲,亚速海除了与顿巴斯相连之外,还是乌东重工业原料进出口主要通道,而俄罗斯通过控制这一通道,对乌克兰下“软刀子”,仅边检一项,已经影响超过200艘乌船。
此外,俄罗斯近期与德国达成的“北溪—2”以及与土耳其达成的“土耳其流”能源管道项目,计划绕道乌克兰完成向欧洲的天然气供应,让乌克兰本就困窘的经济雪上加霜。对于乌执政当局而言需要出这口恶气,而这个“出气口”选在牵涉克里米亚和国际航道自由的刻赤海峡就不足为奇了。
▲ 11月27日,乌克兰宣布部分地区进入“战时状态”后,在东部城市别尔江斯克,警察检查过往车辆。| 新华社
事件发生之后,波罗申科如愿以偿地得到西方世界的声援。美国方面,美军空军侦察机RC—135V在事件发生第二天就去到黑海水域进行侦察;北约发面,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抓住“使用武力”和“扣留船只”不放,表示“坚定地与乌克兰站在一起”;欧洲方面,法国、荷兰、波兰、瑞典和英国要求俄方立即归还被扣船只,更重要的是,要求允许自由通过刻赤海峡;而联合国方面,由于西方诸国的反对,俄罗斯提出的审议刻赤海峡局势议案被安理会拒绝。
值得关注的是德国。事件发生后,普京与默克尔电话沟通了当前局势,随后德国外长马斯表示,愿意在诺曼底四方会谈框架下居中斡旋。乌克兰危机之后,德国一直充当乌东问题协调者,“北溪—2”项目跟进之后,德国在其中既作为“当事人”又扮演“仲裁者”,如今打算居中调停,既顺理成章,也非常聪明。
▲ 11月26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议会发表讲话,对俄罗斯进行谴责。| 新华社
另一条值得关注的信息是乌克兰调门不断变化。一开始,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决定在全境内实施为期60天的战时状态,紧接着又宣布乌军进入全面战备状态,眼看着调门越喊越高,波罗申科26日晚突然自降调门,宣布在包括顿巴斯地区的九个州和亚速海及刻赤海峡相关水域实行30天战时状态。同一天内数度改口,背后的考虑更值得深思。
国际文传电讯社分析称,乌克兰选择这个时间点“搞事情”最有可能是针对两天后的G20峰会,波罗申科想要让俄乌冲突保持热度,想要那些计划与俄罗斯在叙利亚、利比亚、阿富汗等问题,甚至“卡舒吉案”上进行利益交换的国家们“望而却步”,因为相较于那些议题,乌克兰问题才是让俄罗斯成为众矢之的的那个靶心,也才能勾起国际社会对俄罗斯严加制裁的集体回忆。俄罗斯倒是很快接招了,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7日称,普京将在G20峰会期间正式阐述俄方立场,普京的表态值得期待。
尽管刀来枪往,但是俄乌局势也非一触即发。波罗申科不具备发生武装对抗的经济实力,而对普京来说,虽然近来支持率下降,但是也不需要通过乌克兰问题凝结提升士气。不过考虑到乌克兰大选在即,俄罗斯问题无疑是大选“常备题”,此次事件打响了选战的第一枪,在接下来的4个月里,类似的冲突会“常态化”,接下来的引爆点想必就会转移到顿巴斯地区了。
作者:文汇报记者 刘畅
编辑:吴姝 刘畅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