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也是为欧洲一体化进程奠定基础的《罗马条约》生效60周年之时,又恰好是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在当前世界形势发生巨变的背景下,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变得尤为重要。中欧学术界和战略研究界需要拿出新智慧,以应对出现新问题。
在近日召开的“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中国与欧洲:成就、挑战与前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海内外的与会学者认为,过去中国和欧洲都是全球化时代的“赢家”,为国际社会关于经济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从2016年以来,全球化积累的矛盾集中显露,政治民粹主义、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力量在崛起,世界经济和地区形势都出现了新一轮动荡,欧盟面临多重危机,美国正在深刻调整其经济增长方式,而中国的崛起受到相当多的负面解读,而美欧跨大西洋关系也面临挑战与危机,因此中欧需要对全球治理达成新的共识。
欧盟驻华使团公使衔参赞白尚德认为,未来中欧可以向着三个方向深入开展合作:首先是相互协作,共同维护国际多边贸易体系的秩序,制约逆全球化的力量;其次是增进相互理解,以继续推进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再次是通过“一带一路”等架构,在非洲和中亚等欠发达地区进行合作。
投资与贸易是中欧合作的重要领域,目前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欧洲知名智库布鲁盖尔研究所研究员艾丽西娅·海瑞罗认为,目前欧洲企业在华开展投资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在增加,欧洲决策者和社会各界并非对中国企业的所有权本身抱着负面态度,而是觉得中国企业治理模式需要大幅度改进。
而针对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比利时欧洲学院杜卡·弗瑞曼教授肯定了中国提出的“共赢”模式。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忻华教授认为,中欧经济关系的争执过去多集中于贸易领域,但从2010年以来,双方的摩擦更多地出现在投资、产业政策、技术转让与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目前欧盟已针对中国制订了涵盖多个领域的系统的“防御性”经济政策体系。他认为,欧盟对华经济决策的负面态度受到美国的深刻影响,因此中欧需要更深层的相互理解。
此外,过去数十年间,中欧双方在科技与环境领域的合作也稳步提升。维也纳技术大学的学者曼弗雷德·霍凡特提出:中欧科技合作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016年欧盟关于“对华战略新要素”的文件都阐述了双边科技合作的潜力与前景,未来中欧在处理城市化问题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领域,可进一步合作。
由于美国的消极态度,近年来全球关于碳减排的谈判进程在减速,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所带来的冲击尤为严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于宏源指出,过去一直强调的以国家为中心的气候治理模式已转向以社会为中心的模式,今后对于全球气候治理机制的观点聚焦点,可落在非国家行为体上;另一方面,中欧在新能源领域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这些新变化,值得关注和分析。
本次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与上海欧洲学会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与比利时欧洲学院承办。来自中国与欧洲各知名智库与高校的8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中欧关系的历史进程、合作潜力与面临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分析。
作者:吴雨伦
编辑:吴雨伦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