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谢尔盖耶夫镇周边的森林别墅,保持着俄罗斯乡间原野的传统特色。 视觉中国
“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列宁的这句名言至今深刻地印刻在俄罗斯人心中,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俄罗斯地处高纬度,冬季寒冷而绵长,著名的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曾以各月代表风情入曲,谱写十二首小曲,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六月《船歌》,全曲活泼灵动,预示着一年之中最欢乐季节的到来,从那时起,俄罗斯人开始夏季度假。
到乡间别墅寻求心灵净化
到郊外划船是俄罗斯人享受假期的一项好去处,船来桨去,水光粼粼,纵声欢笑,生活的烦恼尽可抛诸脑后。玩累之后,到自家乡野别墅安息,尽可放松身心。
别墅,俄语中称作“达恰”(Дача)。不过区别于中国人心中的豪华别墅概念,“达恰”是普通人也可以拥有的相对廉价的乡间小木屋。在俄罗斯人心目中,“达恰”不仅仅是郊外的一片土地,还代表着一种生活观念,表达着俄罗斯人对自由和舒适生活的理解与追求,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每年5月开始,前往“达恰”便成为人们的生活重心。他们开始对被冷落了一整个冬季的别墅进行修缮,辟出一片自留地作为菜园,然后耕地、播种,整个夏天他们都会奔波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细心料理菜园里的瓜果蔬菜。大人们会领着孩子一起劳作,既享受田园风光,缓解工作压力,又共聚天伦之乐,还是对子女最好的言传身教。他们会告诉孩子,等秋天果实成熟之后,一起运回城市,赠予亲朋好友,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份收获的喜悦。
这份对自然和土地的热爱源于深远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从词源上来说,“Дача”的词根“Дать”乃赏赐、赠送之意。早在18世纪初,就有彼得大帝赏功臣以郊外庄园的先例,尔后这些庄园成为文人墨客举办沙龙之地,孕育了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俄国民粹主义的盛行,现在意义上的别墅才开始在大众中普及开来。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别墅迎来了真正的建筑高潮,那个时候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一块不超过600平方米的份地,普通百姓在这块土地上建造休养生息之所。
结合自然条件,“达恰”的房顶一般设计成“人”字形,以减小积雪对屋顶的压力。典型的“达恰”一般两层,下层居住,小阁楼用来储物。建造时不用一钉一锤,而是由成排的原木自下而上搭建,并以榫卯固定。之所以全用原木,是因为俄罗斯人相信,木头可以自由呼吸,木质房屋也因此是“交谈式”的,可以和主人在心灵上达成某种一致。这种原始的依赖源于斯拉夫民族受洗之前的多神教信仰,除了原木建造,家中必备的烤炉被认为是整座“达恰”的核心,是家庭幸福安康的象征,而这一切都有赖“家神”庇护,所以对俄罗斯人而言,夏季的“达恰”度假之旅,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对信仰的追溯。
从“疗养文化”追忆苏联时光
如果说“达恰”是俄罗斯人对传统文化的归依,那么“疗养文化”则是对苏联生活的追忆。1920年,列宁颁布了《关于利用克里米亚慰劳劳动人民》的法令。两年之后颁布的劳动法正式将“强制性休假”写进了法律条文之中。从此往后,苏联公民被赋予了一项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每年须至少在疗养院度过两星期的时光。
由此一栋栋充满未来感的疗养院应运而生,位于克里米亚的友谊疗养院便是其中佼佼者。这座为纪念苏联与捷克斯洛伐克两国友谊而建的疗养院,如同一枚停靠在岸边的硕大飞行物,俯瞰整个黑海。1985年建立之初,还曾引起美国五角大楼和土耳其情报部门的注意,他们一度猜测这座庞然大物是导弹发射基地。
在苏联形形色色的疗养院中,可以体验风格各异的疗养方式,比如“原油恒温疗养”“紫外线杀菌疗养”“氧气浴”“地下盐浴”等,在塔吉克斯坦的一家深山疗养院中,还可以享受到使用放射性元素氡进行的放射疗法。
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的疗养院制度,到1990年达到顶峰,那时全苏的疗养院全部开放,最多能同时接纳50万名客人。随着苏联解体,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全境的疗养院无一例外地走向衰落,但是“疗养文化”却没有随之消弭。
如今老一辈的俄罗斯人还是会选择进行疗养,但是目的地却从国内换到了中国。东北诸多城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夏季休养的好去处。很多上了年纪的俄罗斯人时常腰酸背痛,在苏联时期也多有疗养,但效果不甚明显,如今前往东北接受中医治疗,疗效反倒不错。而年轻人则更愿意去海边沙滩享受日光沐浴,除了索契、克里米亚等国内度假胜地,土耳其、中国的三亚和秦皇岛都是当代俄罗斯人的夏季度假首选。
作者:文汇报见习记者刘畅
编辑:陆益峰 吴姝
责任编辑:沈雷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