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目前作为全国首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以打造世界级生态岛为目标,积极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增加生态资产,减少生态负债,发展生态经济,运用“中国智慧”促进生态自然优势与生态发展优势共同发展,走出一条生态文明发展的新路。2018年,崇明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6.3%,生活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33.4%……
在陈家镇花漂村的公共绿地上,一座身披彩绘外衣、占地约10平方米的小型“集装箱”,静静伫立在花丛中,走近了闻不到异味,可听到轻微的设备运作声。几十米开外,村民们正在宅前屋后闲适散步。这是一款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站,花漂村附近100多户农家每天所排放的约30吨生活污水,经由这个“集装箱”的生物处理、吸附除磷等“动作”后,出水水质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智能化的运维管理系统,则为无人值守的“集装箱”长期无故障稳定运行“保驾护航”,经受住冬季低温、春节负荷巨增的考验。
陈家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由上海电气环保集团组织实施,位于陈家镇花漂村。试点站点设计处理能力30吨/天,采用MBBR处理工艺。
MBBR(Moving Bed Bio-Reactor ,移动式生物流化床反应器) 是一种一体化集成设备,采用A/O(厌氧/好氧)原理处理污水,并通过在池内添设了悬浮载体来提高处理效果。出水主要指标能达一级标准。
该工艺采用集装箱模块化形式,可以结合多种功能模块组合,提标扩容快速,运输安装便捷。具有处理效率高,除磷效果好,运行能耗低,污泥产量少,运行维护省的特点。
在陈家镇裕安社区公建配套16期里,有一栋特殊的一层建筑,它的风格与小区建筑融为一体,从外表根本看不出和周围环境有何不同,但这栋建筑是崇明区第一处建在居民区的湿垃圾处理站。
屋内一角,安置着一个大型的湿垃圾末端处置设备,可以将湿垃圾经过强力粉碎、压榨脱水、高温烘干、生物发酵等一系列工艺转换,然后变废为宝,尾料经生态处理后再利用,成为有机肥,全部用于林带绿化。展示角上陈设的这些经过处理的湿垃圾尾料,和以其为肥料种植的一些绿植,就是它工作的成果。裕安社区里的这个设备,是由一家生物科技企业提供的一整套日处理能力为0.5吨的湿垃圾末端处置设备,通过投放垃圾、强力粉碎、压榨脱水、高温烘干、生物发酵等工艺流程,剩余的尾料经生态处理后,最终变为有机肥用于还林。
目前,处置设备运转正常,裕安社区公建配套16期共有1148套房,入住约有500户,平均每天约产生200公斤湿垃圾,全部在小区内就地消化,实现湿垃圾日产日清,循环利用。湿垃圾通过生态处理变成有机肥,为陈家镇林带内的树木提供了足够的养份。
在“生态+”战略的引导下,崇明区现如今实现了农村污水处理与垃圾分类处理全区域覆盖,这条符合崇明实际、群众普遍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生活新路,同时也为崇明区举办2021年第十届花博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城乡环境基础。
作者:邢千里
编辑:邢千里
责任编辑:刘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