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台、乌篷船,呈现了浓郁的水乡特色。
“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就在这里出现了。这时船走得更快,不多时,在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近台的河里一望乌黑的是看戏的人家的船篷。”鲁迅笔下的《社戏》,你一定不会陌生。
在如今的鲁镇,依旧保留着正月里看社戏的年俗。
▲鲁镇的年俗活动展现了鲁迅笔下老绍兴年味。
晌午,水乡小镇正等待着一场好戏。太阳偶尔露脸,河面波光粼粼,摇橹船划开水面缓缓驶过,留下一道优美的水痕。沿河而建的临时戏台上红幕紧闭,隐约可以看到演员们忙碌的身影在幕后来回穿梭。
戏还没开演,台下已是一派热闹景象:戏台前坐满了一排自带板凳的“乌毡帽”,老人们总是看戏文的常客;淘气的孩子趁着没人管束,互相打闹着在人群里蹿来蹿去……
▲戏台下,老人孩子的眼神被精彩的演出所吸引。
“笃,笃,笃……”木鱼的敲击声瞬间将人们的注意力拉到了戏台上,周遭顿时安静下来。大幕尚未开启,演员就开嗓唱了起来,这只见其声未见其人的开场吸引了台下一大片期待的眼神。红幕缓缓拉开,演员们的身影渐渐显现,水乡社戏又开演喽!
▲工人们在为夜场戏做准备,晚上第一个出场的演员已开始与搭档串场。
社戏是旧时绍兴城乡春秋两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戏曲,清代童谦孟写有一首竹枝词,描写当年看社戏的盛况:“岳神赛罢赛都神,演出河台戏曲新,两岸灯笼孟育管,水中照见往来人。”社戏流传至今,已逐渐演变为百姓喜闻乐见的农余休闲节目。
▲演员在狭窄的船舱内化妆。
虽然如今民间娱乐形式层出不穷,但作为一项传统民俗活动,社戏仍是绍兴农村百姓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各村各镇在重大节日或特定时节常常会邀请当地越剧团、绍剧团和民间戏班来演上一场社戏助兴。
▲演员在后台练习甩水袖。
2008年,绍兴水乡社戏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进一步做好传承保护工作,当地政府新建和保留了多个展示性传承基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社戏展演常态化。
▲演员候场时在幕布后“默戏”。
在越剧诞生地嵊州市,民间职业剧团就有上百个,他们活跃在各城镇和乡村,以社戏演出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同时也为当地百姓带去欢声笑语、热闹祥和。
▲演员们穿着不同角色的戏服站在河边摆出姿势,仿佛他们已融入了每个角色的灵魂。
图、文:袁婧
责任编辑:王柏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