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吴路、华泾路路口绿地与居住小区有机结合,不仅美化了环境,更给居民带来便利。
早晨,阿婆们买好菜拐到街角,与老姐妹聊几句闲话;傍晚,年轻爸妈吃完晚饭,带着孩子到附近绿地散步……这已成为申城市民的生活日常,近期建成的一批口袋公园更是给居民们带来了方便。
▲龙吴路、华泾路路口绿地与居住小区有机结合,不仅美化了环境,更给居民带来便利。
口袋公园也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街心花园。这些零星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袖珍公园,不仅让附近居民散步、聊天、健身、赏绿有了去处,也点亮了街区的环境面貌。上海去年建成口袋公园47个,今年将新建或提升改造50个。按照绿化部门的规划,到2020年,在全市提升200个绿地成为口袋公园,形成“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三级体系,基本实现市民出门见绿。
▲临潼路上的汇山苑,入口采用石库门造型设计,与周边建筑风格相协调。
口袋公园最早出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纽约公园协会的提议中,也被称为袖珍公园、迷你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常以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休憩、社交所用。
▲杨浦区长阳创谷主动将园区内的口袋公园向公众开放,改变了企业和所在社区之间相对封闭的格局。
绿化部门透露,在上海中心城区,市民出门500米就能看到一个3000平方米的公园绿地,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但仍不能满足百姓的现实需求。按照全市域公共绿地面积和常住人口2400多万基数比,人均公共绿地只有8%左右。从结构上看,上海不乏气势恢宏的大公园、大绿地,但贴近市民的口袋公园,其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从长远来看,上海土地资源有限,新建大规模公园绿地大多集中在郊野,市民日常前往并不方便。因此在中心城区因地制宜,见缝插针,新建或提升改造一批口袋公园,将成为上海打造生态之城的主要手段。这项工作被形象地比喻为“螺蛳壳里做道场”。
▲东湖绿地位于淮海中路、东湖路路口,闹中取静,供路人休憩的长凳设计感十足。
规模多小才叫口袋公园,目前并没有明确界定。参考我国设计规范对面积最小公园的规定,一般认为口袋公园规模在400平方米到1万平方米。
▲西安路、旅顺路路口的红色装置设计给绿地增添了生气。
口袋公园规模虽小,但设计和建设却并不比大规模公园来得容易。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兼顾公园的承载力和舒适度,尽可能满足市民在绿色空间内缓解疲劳和释放压力的需求,还真得有一套“绣花功夫”。
▲兰溪路、花溪路路口的小公园内的沙坑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口袋公园主要服务对象是附近居民,实用和便利是它最好的注脚。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了解社区的组成关系和使用者的需求习惯。在新建和改造工程中,增加绿地活动空间、休息和健身设施等是主要内容,不仅有精致小巧的绿化小品,还巧妙设置了亭廊、座椅、健身步道和锻炼设施等。
▲家门口的公园规模虽小,但功能不少,是居民们散步、健身的首选。
这些星星点点分布在城市各处的口袋公园,在高密度的高楼大厦之间,自成一个个小型生态循环系统,既调节城市气候的温度,也调节着都市里人心的温度。
作者:赵立荣
编辑:刘栋 王柏玲
责任编辑:刘栋 王柏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