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获得者杨山巍。
不到20岁,就拿到了象征世界技能最高水平的金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而更让人期待的是,背负着如此耀眼的“光环”,今后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017年10月19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结束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选手杨山巍在车身修复项目勇夺金牌,实现了上海选手参加世赛金牌“零的突破”。杨山巍身披国旗上台领奖。
杨山巍,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金牌获得者。这个1997年出生的小伙子,为上海代表团实现了世界技能大赛金牌“零的突破”。如今,他已被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录用。从职校学生到实训教师,从世赛选手到样板技师,他用奋斗的青春展示出上海青年技能人才的崭新面貌。
▲经历了魔鬼般的严苛训练和残酷激烈的比赛之后,杨山巍的感触很深:“所谓匠人匠心就是不断精益求精、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图为比赛现场。
对杨山巍而言,刚刚过去的一年承载着汗水,也承载着荣誉。
时间倒回到十个月前的阿联酋阿布扎比,杨山巍经历了魔鬼般的严苛训练和残酷激烈的淘汰赛后,终于站在了世界技能大赛赛场上。很多人不知道,他曾入选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车身修理项目中国集训队,但在最后“2进1”的选拔中惜败给自己的校友。
“这次,我一定不会再留遗憾!”杨山巍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代表中国出征,不仅仅是个人荣誉,更关系到国家形象。
▲比赛现场。
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技能界的奥林匹克,各国顶尖技能人才同台竞技,竞争异常激烈。比赛最后阶段,杨山巍面临开赛以来最大的挑战:在完成三次完整操作流程后,组委会突然新增了一道题目——在汽车底盘上钻60个孔。
众所周知,汽车底盘是车辆最坚固的部位,一般钻头根本钻不动,底盘位置不易接近,即使用升降机,人也只能歪着脑袋、斜侧着身体进入,况且还要抱着十几斤的钻机。
接到题目,杨山巍不顾疲惫,当天晚上就投入练习。每一轮训练,都需要戴上面罩,抱着钻机,侧身在底盘下面用6个小时钻出100多个孔。狭小的空间内,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杨山巍肌肉拉伤,腰痛得既站不直,也坐不下。但他咬牙坚持到了最后。
天道酬勤。裁判宣布比赛结果:金牌——中国——杨山巍。这个略有些腼腆的小伙子激动了,他身披五星红旗,一路飞奔冲向领奖台。对他来说,这块金牌不仅仅是对自己辛勤付出的肯定,更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技师的优良技艺和水平。
▲杨山巍虚心向带教师傅请教,刻苦钻研业务,加快实现从大赛选手到企业技师的身份转变。
在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新车研发基地,身着蓝色工装的杨山巍正与带教师傅一起查看车身焊点数量。作为集团的新员工,他正在尽快适应新的角色。
▲杨山巍和同事们一起探讨业务,改进技术。
金牌选手的荣誉,并没有让杨山巍感到飘飘然,反倒是激发了他更大的斗志。事实上,在出征世界技能大赛之前,上汽集团就“捷足先登”,与他签订了录用协议。作为上海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已有不少优秀的青年技能人才入职上汽。
▲杨山巍在公司担任样板技师工作,巡检车身质量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尺寸精度。
在今年上海公布的《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打造汽车、电子信息两个万亿级世界级产业集群。为承载“上海制造”拥有核心技术、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的发展,技能人才梯队的形成与支撑必不可少。
▲巡检车身质量一丝不苟,严格把关尺寸精度。
为确保像杨山巍这样的高水平青年技能人才得到良性发展,上汽集团专门指派上海市首席技师作为带教师傅。金牌选手遇上“技术大牛”,又赶上了上海全力推进“上海制造”品牌的春风,杨山巍深感自己的幸运。
▲业余时间抓紧学习。
上汽为杨山巍度身定制培养计划,希望他尽快实现从大赛选手到企业技师的转变,从实操工匠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手。杨山巍自己也很努力,每每公司有创新型课程推出,都会第一时间报名。
▲杨山巍还兼任杨浦职校签约实训教师,经常回母校向学弟们传授专业技能,分享成功经验。
前不久,他在钣金技术基础上与同事一起尝试利用光学测量手段,将实体零件转化为三维数模,这样就可以应用虚拟数字手段分析车身匹配质量,降低实体匹配工作量,还能在早期对产品尺寸进行评估并指导产品整改,验证整改效果,提高整改有效性,降低整改错误率,缩短匹配周期。
▲作为上汽集团的新员工,杨山巍面临着全新挑战,他对自己的职业前景充满期待。
虽然入职时间不长,但杨山巍已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初步的规划——成为一名首席技师。“我们付出辛苦和汗水,不光是为了掌握核心技师,更为了使客户满意。”在这个年轻技师的心中,始终有这样一个愿景——中国制造不应是廉价、低质的标签,高科技、高品质才是中国制造、上海制造的代名词。
作者:赵立荣
编辑:王柏玲
责任编辑:刘栋 王柏玲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