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传统服饰的小朋友在沪上108位书法家写就的百福墙前留影。
▲豫园九曲桥上的新年彩灯成为展现传统文化的长廊。
▲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美术师乔兰蓉(手拿“福”字者)现场演示年画制作过程。
▲商场里迎新装饰融合传统元素,引领“民俗+时尚”的过年新方式。
▲市民在小商品市场挑选新年装饰品。
▲新天地设计师的概念版狗年装置艺术吸引市民驻足互动。
▲市民在第一食品商店腊味柜台选购年货。
▲新开业的商业中心精心营造新年喜庆气氛。
▲海洋馆里小朋友与狗年吉祥物一起参观游览。
除旧布新,祭祝祈年,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在很多地方,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从这天起,人们便进入“春节时间”,开始“忙年”。习俗还在,但现在的“忙”与过去的“忙”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如今物质丰富了,以前过年才考虑购买的食品和衣物,现在只要喜欢,随时都可以买到。不过,临近岁末,很多人还是愿意“轧闹猛”,集中添置一些吃穿用品。年货消费是百姓全年消费的集中爆发,也是消费能力的集中释放,商家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商机,“年货节”线上线下展开竞争态势,一片红火。
人们期待的“年味”,不光是物质上的满足,也包含着文化上的需求。写春联、赏年画、贴福字等传统民俗活动已热闹开场,多台与年俗有关的创作表演相继亮相,年货文创集市则将传统年俗融入了现代元素。各大商圈也推出“中国人过中国年”系列活动,引领“艺术+生活”“民俗+时尚”的过年新方式。
对于今天的“忙碌”,人们更看重的是重拾年俗,重温年味,唤起根植于生命中的文化记忆……
图、文|赵立荣 袁婧 叶辰亮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