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附中-牛津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现场。 黄子欣 摄
刚刚过去的周末,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校园里热闹非凡,来自境内外40多所中学的300多名学生代表在这里参加“上外附中-牛津大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由一所世界顶级名校和中国大陆地区的一所知名高中联手举办模联活动,这在国内还是首次尝试。
在一些教育界人士看来,模联活动最近10年间发展迅猛,其风靡校园的深层次原因更值得关注:模联活动最初走进中学、大学,主要是作为锻炼学生英语口语的平台,而时至今日,其内涵早已升级。
比起传统辩论赛,模联更能吸引优秀学子
在如今的大学和中学,模拟联合国活动已是吸引青年学子广泛参与的一项常规社团活动。今年恰好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也是模拟联合国活动引入中国20年。
由身着正装的高中生们扮演各个不同国家的代表,由牛津大学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出任模联大会的主席,围绕气候、环境、经济危机、食品安全等困扰全人类的问题,“国家代表”站在各自国家的立场上,展开唇枪舌剑,并参与投票、产生决议草案……在上外附中,为期4天的模联大会让很多参赛者直呼“过瘾”。
此次模联大会副秘书长、上外附中学生李昊卿介绍,今年模联大会的一大看点是,大会六个委员会中包含着一个德语委员会和一个法语委员会——除了学术仿真,小语种委员会的设立凸显了外国语高中的办赛特色,而且也让参赛者中对两门外语精熟的学子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会议现场,处处见到“各国代表”们围绕议题开展激烈辩论,有时“火药味”还挺浓,面对“大国代表”的慷慨陈词,“小国代表”不屈不挠,据理力争。记者在采访时获悉,不少参赛学生平时亦是校园辩论赛的常客。“和传统辩论赛事先设立正、反方立场,攻辩双方可以事先准备论据不同,在模联比赛里,参与辩论的代表是多元的,而对方展示的论据很多时候不在自己的掌握中——显然,模联比赛更加刺激、带劲。”一位上外附中参赛学生如是表示。
据悉,此次模联大会在今年9月启动后,赛事主办方向全国各省市的知名高中以及少部分境外中学发出“英雄帖”。学生代表在报名后均需参加主办方的初审选拔,包括英语水平测试和学术能力测试。
“从初审选拔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不仅外语水平出色,而且知识面较宽,不少学生已参加过多次高规格的模联比赛,是经验丰富的选手。”赛事主办方一位负责人如是介绍。
从锻炼外语能力到培养年轻人责任感
“在过去20年间,模联活动不仅走进了越来越多的大学和中学校园,吸引着莘莘学子,而且模联活动的内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国内最早开展模联活动的中学之一,上外附中校长崔德明介绍,早在2004年,该校就成立了模拟联合国社团。而在这所立志以培育国际英才为己任、素有“外交官摇篮”之称的沪上知名外国语中学,模联活动刚开始就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得到校内老师们的接受和支持。
在崔德明看来,这项活动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有机会全面展示自己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对国际事务、国际组织机构运作的知晓度。“从今天来看,模联活动吸引更多年轻的学生,其根本原因恐怕已经不是操练英语了。尤其在一些具有办学特色的高水平高中,学生的外语能力已基本过关,模联由此成为一个锻炼学生沟通能力、组织和协调能力的综合平台。”
比起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崔德明更看重的是模联活动正无形中激发出年轻学子对国家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说实话,如今的很多高中生都在为了学业疲于奔命,忙考试、忙补课,鲜有时间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参加模联活动,让他们有机会以‘国家代表’的身份关心‘窗外事’,继而生发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近年来,除了校内定期举办模联活动,上外附中也承办了不少面向国内中学生的模联赛事,并派出多位学子参加海外的模联大赛,其中包括每年于荷兰举办的海牙模拟联合国会议。
据悉,海牙模拟联合国会议是目前国际上面向中学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模拟联合国会议。海牙模联会议每年针对国际热点问题提出观点、形成决议,该会议通过的决议会永久保存在联合国图书馆。
文汇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