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威塑像
“失踪”的少爷
1907年,福建闽东福宁府蔡家添了一个男丁,取名蔡泽。蔡泽打小就喜欢舞刀弄剑,尤其喜欢家里那把青钢宝剑,那是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的随身佩剑。太平天国后期,石达开折戟安顺场。那时,蔡泽的曾伯祖在四川雅州知府任上,经手了此事,这把刻着“青钢宝剑”的利剑就成了蔡家的传家宝。一次,蔡家长孙蔡作柯拿来一把砍柴刀,铆足劲儿用宝剑去砍。结果,砍柴刀断了,宝剑的锋刃也留下了一个小缺口。这件事给蔡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岁的蔡威与母亲林莺
1926年,19岁的蔡泽在上海求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被派回家乡开展工作,后被捕入狱,经家人重金保释才得以出狱。家乡已不宜久留,蔡泽告别父母和身怀六甲的妻子,再次返回上海。不久,妻子分娩,生下一个男孩。蔡泽无法回家看望妻儿,只能托人给妻子带去书信,并给儿子取名“植生”。后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蔡泽改名蔡威,切断了和家乡的一切联系。
1931年上半年,蔡威在上海参加中央特科的无线电培训班,学习收发报技术和机务维修技术。他很快掌握了无线电技术,成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同年10月,蔡威接到周恩来的指令,委派他和王子纲到鄂豫皖开展无线电通讯工作。
命殒荒原
经过艰难跋涉,蔡威和王子纲到达鄂豫皖根据地的首府新集,与宋侃夫、徐以新等开始了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创建工作。徐以新不久调离,电台工作主要由蔡威、宋侃夫、王子纲三人来做,他们被称为红四方面军“情报三杰”。
他们从历次战斗缴获的器材堆里翻出一些无线电器材,发现里边有一台锈迹斑斑的收报机。蔡威把它擦洗干净,重新做了个面板,从材料堆里找了些零件配上,就成了一部完整的收报机。不久,部队又缴获两部残损的电台,经蔡威等人修理,终于组装成了一台既能收报又能发报的完整电台。就这样,红四方面军的第一部电台诞生了。
1932年5月,马文波来到红四方面军总部电台,很快成为蔡威的得力助手,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蔡威向马文波讲述了一些家事,还谈到自己已有妻室,还有一个没见过面的儿子。蔡威讲的关于石达开佩剑的事,让马文波感觉既新鲜又神奇,印象深刻。
随着红四方面军总部电台扩大为总司令部二局,蔡威也由台长升为二局局长。在西征路上、长征途中,因为有了二局的情报,部队屡打胜仗。一次,一位师长好奇地问总政委陈昌浩,哪儿来的这么准确的情报?陈昌浩神秘一笑,说:“因为我的屋里有一位活菩萨呀!”这位师长问陈昌浩:“哪有活菩萨呀?我怎么没看到?”陈昌浩用手指着蔡威说:“就是他!”
▲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
1936年7月,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蔡威病倒了。1936年9月,部队来到岷县的朱尔坪时,蔡威最终停止了呼吸,时年29岁。红军委托朱尔坪村的甲长李俊明帮着买了一口棺材,将蔡威的遗体安葬在朱尔坪村外的阿婆湾。
千里寻剑
1982年春节,即将从北京军区副司令岗位上退下来的徐深吉请老战友宋侃夫、王子纲聚会。交谈中,他们又谈到蔡威,几人决定立即行动,寻找蔡威的家乡和亲人。他们联系了已离休的总参三部政委陈福初、副部长马文波等几位蔡威的老战友,开始了寻亲行动。
1984年,宋侃夫以中共中央整党工作联络员的身份,来到福建。工作之余,查找蔡威的祖籍和亲人。后经宁德地区党史办协助,和宁德蔡家接上了头。其实,宁德蔡家也一直在寻找战争年代失踪的蔡泽。
到北京和老将军们接头的是蔡泽的孙子蔡述波。蔡述波说,父亲蔡作祥(已离世)是从爷爷的一个战友口中得知爷爷改名蔡威了,但没有更多线索。关于青钢宝剑,蔡述波起先并不知情。回去后他向老人们查访,得知确实有过一把石达开的佩剑,已在1956年上交政府了,可能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马文波立刻派两位同志到中国历史博物馆査看,但那儿并无此剑。
但蔡威的老战友们没有放弃。1985年6月,马文波偕夫人和两名工作人来到福建宁德,找到了宝剑传承人、蔡泽的堂侄蔡作柯老人。蔡作柯讲述了当年舞剑劈砍柴刀的经过。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宁德蔡家就是蔡威的家。但是,青钢宝剑依然不明下落。随行的两位工作人员到福建省博物馆查访,终于找剎了这把宝剑。
1998年5月,蔡威长孙蔡述道来到甘肃岷县朱尔坪。幸运的是,当年参加埋葬蔡威遗体的甲长李俊明老人还健在。一路辗转,蔡威烈士的遗骨终于回到故乡宁德。
作者:马玉萍
编辑:薛伟平
责任编辑:朱自奋
来源:摘自《炎黄春秋》2021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