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条十年(1955—1964)》
作者:赵珩
中华书局
赵珩先生的最新作品。作者首次集中笔墨,追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居住于东四二条时期的生活,以记叙人物为主,兼及社会见闻与北京风物,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也自有一种社会风俗史的价值。
《搁浅的心灵》
作者:[美] 马克·里拉
译者:唐颖祺
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美国右倾知识分子、欧洲民族主义者、激进左派……他们为什么纷纷加入反动者的行列之中?为什么灾难历史观能够在心理上拥有经久不息的力量?它们又如何塑造当代历史?
相比于引人注目的“革命”,“反动”的力量及背后的信念、思想图景被严重忽视了。马克·里拉在本书中将反动思想及其历史衍生物置于与革命思潮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我们展现了一系列关于“反动”这一概念的案例和具有针对性的反思。
《公司与将军:荷兰人与德川时代日本的相遇》
作者:[英] 亚当·克卢洛
译者:朱新屋 董丽琼
中信出版集团
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向亚洲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然而自涉足日本市场以来,荷兰人毫无话语权。这个世界股份制公司的翘楚究竟如何跨越迥然相异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和文化圈,维持与亚洲政府的外交、商业、政治关系?又是如何建造自己的海外商业帝国的?本书仔细审视了近代早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日本德川幕府的斗争,重新定义了“欧洲崛起”。
《国家化、农民性与乡村整合》
作者:徐勇
江苏人民出版社
本书立足现代国家整合视角,在观照传统中国底色基础上,系统考察了晚清新政以来百余年间我国乡村改造与建设的全历程,深入辨析了其中的体制、机制、成效、规律,进而探讨了当下乡村的时代特点与发展走向。
《蒋介石的战略布局(1939—1941)》
作者:邓野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二战时,作为国家领袖的蒋介石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利用国际变局将日本赶出中国,从这个层面上讲,他不仅是一位统帅,还是一个积极的游说者。出于对苏联的本能敌视,蒋曾先后向英美献“上策”,从旁煽动德国进攻苏联,同时,他又希望日本的战火烧到苏联,苏日开战,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弱国领袖如何在大国博弈的夹缝中艰难为自己腾出一块空地?这正是本书的重点所在。
作者:文汇书单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