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利息、债务和资本的故事》‘美]查尔斯·R·盖斯特著蒋小虎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利息、信贷、金融,这些听似很现代的词,若将其替换成“债务”,就会发现其历史比我们想象的要悠久许多,甚至就是人类文明起源的一部分。
关于货币起源,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假设存在物物交换的前史时代,从“物物交换”到“特殊物交换”,再到“一般等价物”交换,然后再到金银、铸币、纸币等。所以,货币也是商品的一种,是市场交换的产物。
然而,当代研究尤其是人类学研究发现,“纯粹”实行物物交换的村庄因过于低效可能从未存在过。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来自美国费城的民族志研究者威廉·亨利·弗内斯三世那儿得到启发,在《货币论》开篇写下了或许更接近历史真相的话:“账面货币是表示债务、物价与一般购买力的货币。这种货币是货币理论中的原始概念。”弗内斯在西太平洋的雅浦岛观察到,当地原住民将一种称为“费(Fei)”的打磨得像轮子中间有孔的大石块作为“账面货币”使用,因过于笨重,许多“费”堆在地上并不搬动,甚至有的已沉入海底,但岛民依然承认其购买力。凯恩斯就此继续写道:“账面货币是和债务以及价目单一起诞生的,债务是延期支付的契约,价目单则是购销时约定的货价……货币本身是交割后可清付债务契约和价目契约的东西,而且也是储存一般购买力的形式。它的性质是从它与账面货币的关系中得来的,因为债务和价目首先必须用账面货币表示。”这预示了后来“信用货币”论的出现,也就是说货币其实起源于交换过程中产生的债务及随之而来的信用关系,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支付承诺。
人类学家格雷伯对此深表赞同。他在《债:第一个5000年》中指出:“信贷系统、账款,甚至花费账目,要比现金出现远远早得多。它们与人类文明本身一样古老。”格雷伯举例道,至今所有的英镑钞票在君王头像旁印着:I promise to pay the bearer on demand the sum of X Pounds.(我 保 证按要求向持票人支付X英镑),因为英国纸币就是当初国王向银行家借贷后给的抵押书,所以才有皇家的签名承诺。以后在金本位制下,则变成银行家署名以黄金储备为抵押发行钞票。因此,货币是基于债务与信用的,是对债务关系与信用的一种度量。
与债务有关的关键词,除了信用,还有利息。该不该收利息,该收多少,同样是贯穿整个文明史的难题。据《利率史》记载,埃及人把利息称作ms,该词源于msj,意为“生(孩子、幼崽)”。第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古印度《摩奴法典》中,都有法定的最高利率条文,显示高利贷问题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存在,且不被允许。
《借钱:利息、债务和资本的故事》从古罗马与圣经时代讲起,尤其是《圣经》中,对于高利贷的批判可谓俯仰皆是,如《诗篇》中写道:“上帝之民,不可放贷收利,亦不可剥削无辜。若有此行径,必遭上帝遗弃。”教父圣托马斯·阿奎那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自然主义观点,认为金钱乃不育之物,因而用钱生钱是反自然的,理应被唾弃。身在银行家故乡的佛罗伦萨人但丁也极为仇视放贷,在《神曲》中将所有的高利贷者投入地狱第七环——让他们被滚烫的热沙与火雨所灼烧。有趣的是,同样信奉《旧约圣经》的犹太人却因《申命记》中的一个说法而逃过了道德拷问:“万不可向兄弟姐妹放高利贷,不论是金钱,食物或任何东西,利滚利皆不可取……若为生人故,此举可取;若为手足故,万万不可。”这个被后世称为“申命记双重标准”的信条,成了犹太人向遍布欧洲各国的“外族人”放贷的主要法源,也因此在历史上形成一言难尽的复杂形象。与此同时,为了赚钱,很多基督教徒想方设法以外汇兑换、汇票交易或“业务费”名义来逃避禁令,变相收取利息,例如圣殿骑士团与意大利城邦银行家族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直到宗教改革时期,才有所变化。以加尔文为代表,被韦伯称之为“新教伦理”思想的出现,成为以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核心。加尔文旗帜鲜明地反对亚里士多德所谓“金钱不可繁衍”的自然观。
经历了宗教改革的英国,在1545年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对有息借贷给予一定宽容的法案,默许放贷人可以收取年利率不超过10%的利息,超过者则将被处以监禁和相当于本金价值三倍的罚款。
此后就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了,货币、信贷与债务成了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甚至是争霸的工具。英国著名首相威廉·皮特(小皮特)曾公开宣称:“这个民族的生机乃至独立,是建立在国债基础之上。”正是高效而强大的国家债务体系,帮助英国能源源不断地进行低息融资,从而支撑起日益庞大的军备与战争费用,最后拖垮了本土面积在英国一倍以上、人口在英国四倍以上的法国,成为世界霸主。
然而,债务与利息得到正名的同时,也像是《一千零一夜》里被放出了瓶子的精灵,在人类社会中不断扮演着双面的角色。无论是消费信贷(如19世纪诞生的“发薪日贷款”,20世纪初叶出现的分期贷款,以及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发行的信用卡等),还是企业债务或国家债务,它们既能帮助人民改善生活,促进国家繁荣,或者帮助企业攻城掠地,但这些杠杆操作一旦失控,也可能将所有大大小小的债务人“炸”得粉碎。1929年的世界大萧条,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莫不在重复着相同的故事。
然而,“人类历史的教训,就是人们从不接受历史教训”。只要杠杆信贷依然是当代致富的捷径、提前享乐的利器;只要银行继续沉溺于自我服务的金融游戏,通过现代炼金术不断将债务包装成新的投资工具,那么,历史必将不断地轮回,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借钱》这本书所截取的一个个历史片段向读者所展示的真相。
作者:朱晨海
编辑:范菁
责任编辑:薛伟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