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尔与安东尼·艾登(右)、金斯利·伍德爵士(左)
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在战场和政坛上均“不靠谱”的温斯顿·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
丘吉尔相位未稳,其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主张与纳粹媾和的声音不绝于耳;丘吉尔本人似也有了动摇,陷入深忧与自疑——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
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
在《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中,作者安东尼·麦卡滕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的、有血有肉的人,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展现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
《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
[新西兰] 安东尼·麦卡滕著
陈恒仕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德军十天前入侵低地国家时,没人想到法国沦陷,而眼下,这正成现实。与此同时,丘吉尔极缺全面可靠的情报,难掩无奈与沮丧。伊斯梅将军回忆: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帷幄中的运筹者们得不到精准情报,别无他法,唯有耐心等待,想着前线指挥官全身心投入战事,自然无暇也无心详细上报战况,也是常理。这点确实不言自明,但我那位性急主官可不做如是想。他还难免苛刻,比如,前线指挥官面对偌大战场与扑朔迷离的战局,也无法时刻掌握详细战情,可他对此置若罔闻。
丘吉尔一边派艾恩赛德将军前往法国,寄望他身为英国总参谋长或可助己准确了解法国、比利时与英国军队处境,一边于五月二十日上午十一时三十分召开战时内阁会议,再次商讨军事支援英国盟友的几套方案。
丘吉尔预感纳粹或大规模进犯英国,因此,赞同其他内阁成员意见:英国“已尽己所能、极大限度给予法国空中支援。我们自己也需有实力保卫联合王国、舰队、海上贸易、飞机工业以及国内其他所有重要中心。我们若要能与敌抗衡到底,它们不可或缺”。该结论合情合理,自不待言,但也产生了断不可忽视的后果:接下来几天,英国若不再支援法国,后者的陆军“或放弃苦战”。
美国若愿依英国请求,支援飞机,法国或不会放弃抵抗。就在前天晚上,丘吉尔给“那些该死的美国佬”发去“一份电报”。他这会等着总统回音。可最终营救期限渐近,首相弃用一贯“令人舒缓的言辞”,再次致电敦促罗斯福:
不管出现何种可想见的情形,我们绝不同意投降。如果此届政府成员舍身成仁,继任者们接手一片废墟,只好谈判息战,那么你绝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这就是,我方能与德国讨价还价的砝码唯余舰队。如果这个国家为美国所弃,听天由命,那么,无人有权指责那些能为活着的国民竭力争取到最好结果的议和者。总统先生,原谅我不讳言如此噩梦。我的继任者一旦身处绝境,孤立无助,或只得屈于德国人意志,但显然,咎不在我。
五月二十一日上午,艾恩赛德将军自法而返。之前,德军炮弹击中了他在加来下榻的酒店,他险些丢命。回到伦敦,他径奔上午十一点三十分召开的战时内阁会议,通报最新形势。只有凶讯:因为糟糕的通讯联络,法国最高司令部难以判明事态,“举棋不定”。他在日记里写道:“自己曾脾气失控,揪住比洛特[法国北方军队总司令]的军服纽扣,摇搡着他。这个男人尽露疲态。”
据艾恩赛德将军,“几十万难民逃离比利时、法国北部城镇”,每条道路因之壅塞不堪,盟军行动极度迟缓。德军此刻进逼法国海边城镇布洛涅。这就意味着,驻守法国北部的英国、比利时军队与自己的物资供应基地及法国陆军之间的通道几乎被彻底切断。所依既失,群羊无首,因此,重新串联起各战场盟军的希望,无论从哪方面看,均急遽变得渺茫。
整个形势大乱。
丘吉尔决定,别无他法,须翌日即五月二十二日一早再赴巴黎会晤魏刚和雷诺,敲打他们,以图多少改变混乱局势。信息匮缺,令丘吉尔大为光火。“纵观史上各场战争,没有如此失控”,这是他对乔克·科尔维尔所言。后者在日记里评论道,“从未见过如此沮丧的温斯顿”。屋漏偏遭连夜雨,丘吉尔当晚其实是翌日一点三十分正要就寝,突然接到报告:比洛特将军遭遇车祸。这让法军指挥雪上加霜。
英国远征军如今处境空前艰难,必要的弹药食品得不到补充。如是,势必实施早先提议:撤退至英吉利海峡法国沿岸各津渡。可他们真若退至海岸,又有一个难题:三十万军人与数量庞大的军事装备如何撤回本土。德国空军掌握了制空权,海滩不是安全之地。
五月二十二日,丘吉尔抵达巴黎。见新任法军总司令、七十三岁的魏刚将军斗志再度高扬,他心感欣慰。魏刚将军“尽管已筋疲力竭,且一夜仆仆风尘……但不乏活力,情绪高昂,敏锐犀利,让大家感觉甚好”,甫定,即拿出“他的一套战争方案”。
英国仅留下了保卫本土所必要的军队,向欧洲大陆最大量派遣了陆军作战部队。这批部队当日进驻布洛涅,此刻正在布防,任务是守住布洛涅北边的加来与敦刻尔克这两个法国港口。晤谈时,魏刚将军让丘吉尔放心,“法军在加来部署了三个步兵营。敦刻尔刻[Dunkerque,原文如此]的军事指挥官是一位精力过人的舰队司令,他有足够其调遣的兵力守卫这座城镇”。他[魏刚将军]亲自考察了前线,得出结论:“可以说,无需要求驻守北边的英法比三国盟军,计四十多个师,径直南退,以图与法国陆军主力会师。如此行动或以失败告终;部队或遭重创,陷入某种灾难。”丘吉尔赞同,但同时提醒法国总理与魏刚将军,据他所知,比洛特将军与戈特勋爵之间的关系“并非十分融洽”,得有人进行协调疏解,以图恢复驻守在德军进攻线路南北两边的这两支盟军之间不可或缺的通讯联络。
一个多小时后,英法最高战时委员会会毕,伊斯梅回忆道,“虽说尚未完全放松,但不乏乐观”。之后,他同丘吉尔返回伦敦。
艾恩赛德将军在日记中不无惊讶地评论道,战时内阁晚七点三十分开会,期间,首相“因魏刚将军的表现,心情几可用‘愉快’二字形容”。内阁其他成员的情绪却难高涨。情况已很清楚,英国远征军“已无脱身之机,而现状[是],食品、弹药严重匮乏”。伊斯梅将军尤其悲观;不同于法国人漫天预想,他掌握了切实战情,因此,看到的更是厄运。他告诉乔克·科尔维尔,自己“委实忧心”,可预见,法国或于某日与德国签城下之盟。科尔维尔多少感染了温斯顿的乐观,认为,伊斯梅将军实在“危言耸听,不合时宜,因为,在我看来,法国人不可能这般丧权辱国”。
战时内阁得知,法国的最高战时委员会同意,翌日即五月二十三日,发动联合进攻:英法盟军出击西南,法国陆军集团军向北发兵。但艾恩赛德将军“注意到,就所掌握的情况而言,定于那日午时的进攻前期尚无任何准备”,认为“不可仓促发动”如此进攻。那日下午五点,安东尼·艾登接到一个电话,获悉戈特勋爵的看法,即法国人“尚未做好战斗准备,也无任何迹象表明,他们在进行备战”,故也表达不安。艾登后来在日记里评论道,戈特勋爵所言,“在我看来,似乎指出了之所以日益混乱的症结,而我们单方面既无权也无力改变这样的混乱。唯望自南北两向发动一次联合进攻,但前提有二,一是均愿如此行事,二是保障到位”。
但情况有变,战时内阁翌日上午十一点三十分再次开会时,尚余的乐观顷刻化为乌有。此前,丘吉尔终于接到前方发回的一份简报。他告知与会者,“德军以远大于我们早先预估的兵力成功穿越防御空隙”。鉴于“形势万分火急”,艾恩赛德将军已受令坐镇陆军部,不参加本次内阁会议。
信息依旧匮乏,法方反应又无法教人放心,这两点在浇灭盟军逃过一劫的希望。首相指出:“英法一致同意的计划要彻底成功,须靠法军采取攻势,而目前他们这方面无任何动静。”
布洛涅此刻遭到德空军狂轰滥炸;德地面部队也威逼过来,行将包围布洛涅;盟军支援被彻底切断。加来情况同样危急;战时内阁得悉,加来“一片骚动,挤满法军与难民,所有人看似意志已彻底垮掉”。装有支援物资的船已被遣往沿英吉利海峡的加来、敦刻尔克与布洛涅港口,但遭纳粹空军空中打击,无法卸货。
内维尔·张伯伦在过去几天会议上相对沉默寡言。事到如今,很多人寄望于他拿出成熟老到的办法,他不得不发声。在他看来,英国不如以退代攻,且越快越好;英国不抓住时机将远征军安全撤回本土,恐怕到时无任何防御之力;英国,如其所言,“还面临两头落空之险:既不能有效贯彻与魏刚将军商定的计划,守着英吉利海峡法国沿岸的各港口又不能充分发挥自己部队的作用”。
哈利法克斯勋爵一如以往继续支持张伯伦。他向战时内阁宣读了驻罗马英国大使发回的电文,电文将种种猜疑一语概之:“墨索里尼先生只是在等待时机,俟德国人在海峡沿岸各港口立稳,方才宣战。”哈利法克斯此举意图明显,他认为意大利在西欧今后事务中举足轻重。在他看来,意大利非未来之敌,英国有机会趁墨索里尼还未宣战而争取之,英国要争取意大利为和平而战。
丘吉尔这边则需正式向下院进行最新情况通报。英国陆军全面撤退,自卫之力尽失,结果堪忧;法国沦陷;掌控意大利的英国新敌蠢蠢欲动。
下午三点,首相在下院发言。他告知议员们,阿布维尔已落入敌手,布洛涅旋将步其后尘。保守党议员格尼·布雷斯韦特先生问,本届政府是否“在重提并强调上届政府的态度,即除非获得法兰西共和国首肯与合作,英国绝不单方面与敌议和”?丘吉尔用三个字回答:“是,先生。”
如此,以上的明文记录是丘吉尔首次暗示可能与纳粹德国议和。尽管此暗示以法国参与为充要前提,但已让闻者认为非同小可。丘吉尔这次发言,不同于其五月十三日演讲,从头到尾没有“不惜代价赢得胜利”“不赢得胜利,则无任何存续之机”之类的言词。若定用两字概括这次发言,这两字不是“胜利”而是“失败”。
温斯顿乃至英国面临两难的严峻选择:是继续执行注定失败的军事方案,还是冒险实施仅能救得少量英国远征军的撤回本土行动。首相心头乌云笼罩。带着这种心情,他前往白金汉宫向国王禀报当下形势。
国王乔治六世在日记里写道:
首相晚十点三十分到。他告知我,魏刚代表法方制订的军事计划一旦未达预期目的,他只得令英国远征军撤回本土。撤离行动将导致我方在法的枪支弹药、坦克以及其他物资尽失。问题是,我方部队能否撤离加来与敦刻尔克。仅念及此无奈之举便令人不寒而栗,因为,我方将士或将因之蒙受巨大牺牲。
丘吉尔日后会不无诙谐道:“通常意义上,战争是一连串本不该犯的愚蠢错误。事实证明,这场战争也绝非例外。”不过,他眼下毫无诙谐之心;他回到海军部,得到的最新消息令其更加悲观丧气:魏刚军事方案的实施已乱作一团。他即刻致电魏刚将军和保罗·雷诺,警醒两位,比利时军事指挥部迄今仍“未收悉任何指示”,戈特勋爵“没有(重复一遍,没有)可发动一次像样进攻的弹药”。丘吉尔毫不掩饰愤怒:“就是在这里,我们也不见来自你本人的耳提面命,对你的北部军事行动一无所知。请你可否尽早指示法国使团向我们通报这方面情况?”他特别强调,“各项供应短缺,务必争分夺秒”。
夜渐央,一千名英军冒着德军的枪林弹雨撤离了布洛涅。但仍有两百名英军未得脱身。
自布洛涅沿海岸北上仅二十余英里处,便是陆军准将克劳德·尼克尔森率领的加来守备部队。他们不断接到各种命令,然命令相互矛盾。形势已明晰:布洛涅一旦失守,要想阻止德军进抵敦刻尔克,守住加来则至关重要。而眼下,出城的各条道路均被切断,加来陷入重围。城中将士东眺敦刻尔克,只见一片篝火。德军第一装甲师点燃了篝火,用作引导轰鸣而至的德军飞机的信号。
在翌日即五月二十四日战时内阁会议上,哈利法克斯勋爵开始发力。他描绘其设计的路线图,据此,采取外交手段或至少可阻止意大利加入这场战争。
他的计划庞大,旨在促成泛欧和平协议的签订。不动声色做到前述之事是该计划的第一步,直觉告诉他时机已到。他宣读了驻巴黎英国大使发来的电文,电文简述了法国政府所求:
应敦促罗斯福总统再次接触墨索里尼先生……问其为何旋将加入战争,且与同盟国为敌。墨索里尼先生若有怨言,驻罗马美国大使则该回应,总统愿将意方种种诉求转达给同盟国政府,或用其他言词回应,如此,至少可延缓墨索里尼先生的行动。
哈利法克斯的态度是,按法方所求行事难有多大成效,不过,英国还是应该如此回复:
我们完全赞同罗斯福总统再次接触墨索里尼先生的建议……但前提是,必须清楚,罗斯福总统非屈于法方请求,乃为自身责任所驱,方有此举……同盟国乐意在战争结束后考虑意方的合理诉求,并欢迎意方平等地与各交战国一道出席和平会议;美方愿保证,只要意美双方不参与这场战争、相互对立,同盟国将履行前述承诺。
哈利法克斯的态度颇具说服力,战时内阁不再争论,一致同意“照此原则回复”。
哈利法克斯初试告捷。
法国那边的形势仍在恶化,英国这边面临的直接危险因此增加,在此情形下,首相承受巨大压力,身体出现症状。近午时,遵医嘱,丘吉尔上床小憩。但事实证明,他不是一个按医嘱行事的病人。躺在床上的丘吉尔得知,伊斯梅将军提议撤出加来。陆军准将尼克尔森深夜两点发来电报证实了这点。尽管伊斯梅将军所提建议三小时后即被否决,丘吉尔仍未入眠,怒气难消。他致信伊斯梅将军,怪罪道:“撤出加来,结果只会使目前围困加来的[敌方]力量转向敦刻尔克。必须固守加来有千百条理由,具体到一句话,就是要牵制住敌人。”
尽管抱病在床,丘吉尔脑袋未闲。他开始考虑绝地自救的大致方案——其中重要一环便是,加来守军须死战到底,激怒敌人,使之不汲汲于敦刻尔克。唯一的问题是,加来守军还能再坚持多久?
当日下午五点,国防委员会开会。艾恩赛德将军告知与会人员,“德军坦克已突破加来西部要塞,插入加来与海岸之间”。但加来守军并未因之恐慌,仍坚守阵地,击退了德军多次进攻,尽力为敦刻尔克盟军撤离争取更多时间。
尼克尔森仍望撤离。他虽不知上方已决定死守加来,但仍在浴血恶战,力保加来不失。然其部队难敌德军,被迫退至老城区内的城堡。晚七点零五分,他发出最后一份电报:“亟需增援,否则全军覆灭。”晚十一点二十三分,回电令他固守:“为保全盟军,务必遵令,尚须坚守……无法增援……占据有利地形,继续战斗。” 艾恩赛德将军又单独给尼克尔森去电,告之撤离乃违军令,称其所部“为正规军,其他无需多言”。
关于尼克尔森的反应,我们现在只知,他当即命令手下烧毁剩余坦克。
丘吉尔获悉上述电文后,深为震怒。他认为,如此措辞谈何激励尼克尔森部流血牺牲。翌日,他致信安东尼·艾登与艾恩赛德将军:“务请查出……我今早见到的这封完全乏善可陈、其中言‘为保全盟军’的电文为何人起草。此类电文如何予人勇气,教人愿肝脑涂地。”自知难以继续对死守决定隐而不宣,丘吉尔亲自拟写回电,五月二十五日下午一点五十分刚过,艾登将电文发出:
尼克尔森准将:尽全力坚守加来,这对我国意义空前重大,此举表明英法联手绝无中断之虞。帝国上下皆关注加来保卫战;国王陛下政府坚信,你及你无畏的麾下将建立足以与英国威名相匹配之功勋。
确该如此行文:摒弃服从命令、坚守阵地之类作用甚微的言辞,而要这些终须捐躯的将士深知,这是他们名垂青史——借用莎士比亚语——他们的英名将为万世英国人交相传颂的良机。
在伦敦的丘吉尔接到了保罗·雷诺发来的电文,知悉英军不再按魏刚将军计划行动,已撤至英吉利海峡法国海岸的各港口。英军既停止了南向进攻,通往敦刻尔克的门户随之洞开。英军之后全线退出战斗撤离法国看来已成定局,于是,哈利法克斯——随时准备向温斯顿加压——又重提法方意见,即与墨索里尼接触。
托利党内一批不在少数且日渐增多的主和派,甚是活跃。他们一心想着保住自家乡间祖业与大英自治地位,纵使牺牲中西欧。在他们看来,与墨索里尼接触、要他开出中立条件、请他斡旋英国与希特勒的谈判,现实合理可行,符合民意。如果继续抵抗,英国正规军恐将损失殆尽,迹象表明此非臆想,因此,采取前述之策更为明智。
哈利法克斯如此思度,且自信他的做法将得到广泛支持,这便于五月二十五日告知战时内阁:他已面晤意大利驻英国大使馆官员。据他言:
[一位]意方外交官,否认代表官方,声称在意大利,仍有众多可左右局势之人欲见地中海问题得以和平解决。国王陛下政府若设法与意政府接触,尽可能寻找各种和平途径,则无需担心意政府拒绝如此晤谈。
哈利法克斯再次表明观点:“接触晤谈极可能一无所获。即便如此,若能赢得时间,也值一试。可以肯定,法国人乐见国王陛下政府这么做,因为这与他们的政策并不相悖。”
在一周前给丘吉尔的回函中,墨索里尼断然拒绝与同盟国和谈:“你领导的政府已对德宣战,意在证明你所签署的文件绝非一纸空文,既如此,你会理解《意德钢铁条约》规定了两国须尽义务,意大利政府同样必须尊重并兑现承诺,此态度是我们现在与将来制定各项政策的准则。”法国此刻苟延残喘,濒临崩溃;英国孤注一掷,要将远征军撤回本土;鉴于此,丘吉尔同意“与所提之人接触”,但强调,“无需赘言,此事不可宣扬,以免让人认为是我方主动示弱”。他内心深处从未信任这个意大利领导人,认为“墨索里尼先生极可能随时强压法方,逼后者出让利益。法国人正将部队调离法意边境,这很不利于他们与意大利人的谈判”。
五月二十六日拂晓,丘吉尔满脑子是法国传来的消息,他的幕僚亦如此。通往敦刻尔克的道路如今对于英德两军均一马平川。据丘吉尔本人言,“英军已朝海岸开拔。”
保罗·雷诺前往伦敦,要与丘吉尔就当前危机晤谈。丘吉尔在上午九时战时内阁会议上提醒大家,他们应该:
有此思想准备,即雷诺先生在会晤中或将申明,法方无力继续战斗。自己将竭尽所能,力劝其坚持勿弃,并向其表明,法方至少应承担道义之责,应英方要求,尽力保英国远征军安全撤离。
哈利法克斯勋爵开始说话,态度更加坚定。他明确告诫与会者,“我们必须面对现实: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集中兵力全面击溃德国,而是如何保卫我们帝国的独立”;继续丘吉尔“不惜代价赢得胜利”的冒险看来非明智之举。他的意思明确:我们正在输掉这场战争;若有不再牺牲更多年轻生命的机会,我们怎能不抓住?
他自认有理,且要众人明白其理,因此告知与会者,他已于前晚会晤意方大使朱塞佩·巴斯提亚尼尼先生。后者言,“墨索里尼最愿确保欧洲和平”。他应道,这也是英方所期,因此,“英意双方显然应乐于考虑或可致此共同目标的任何建议,只要双方的自由与独立得到保证”。丘吉尔想到与希特勒通过谈判达成和平协议,可谓往前跨出了一大步,而哈利法克斯就英国政府如何对待意大利的提议,应该说,较之于前者,远过之而无不及。哈利法克斯所想与话语表明,他已将两个目标,即阻止意大利参战的小目标与促使希特勒不再干戈相向的大目标,并为一体。在他看来,从今往后,与意大利接触无异于寻找最终解决方案,用他对巴斯提亚尼尼所言,亦即“全面解决欧洲问题的方案”。他认为,意大利应自始至终系于他这个更加宏大的目标,否则难分杯羹。
丘吉尔此刻心知肚明,他一旦同意与意大利正式接触,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将英国送上一条必败之路,结果便是与柏林和谈。他回应哈利法克斯:“获得[和]平与安全或要付出德国统治欧洲的代价。如果这样,我们绝不能接受。我们须确保其他所有欧洲国家的自由与独立。[我]反对任何或将贬损英国与其他所有欧洲国家的权利与权力的谈判。”
哈利法克斯已反复强调,绝无丘吉尔所说的贬损之虞,此刻补充道:在今后这类谈判中,法英两国若结成统一战线,它将是“重重的砝码,我们凭此可谈定或极具价值的利我条款……法国人若想达成[和平]协议,而他们若又向希特勒表明,他们绝不单独与他和谈,那么,统一战线也是他们手中一张硬牌”。
温斯顿认为,法国更可能单独与德国和谈,因此回应道,“德国或将向法国人开出各种极其诱人的和谈条件,且强调他们其实与法国无争,而是剑指英国”。
参谋长们已备就文件,它列出法国一旦臣服可能导致的种种后果,读来悲观。哈利法克斯指出,文件言,“我方是否能单独继续与德之战,主要看我方是否能建立且保持对德的空中优势”。可现实是,德国人一旦制服法国陆军,则无需将所有人力物力投入到欧洲地面战场,“从而可毫无忌惮地将其主要精力用于生产飞机”。思及此,令人胆寒,这也证明,寻求和平刻不容缓。德国空军已取得巨大空中优势,设若进一步增强,英国皇家空军将无力还击。和谈与否,哈利法克斯主张,“我方都应要求法方使其[飞机]厂无法生产,权当最后自救之策。”
战时内阁会议结束,但未就该问题形成任何真正意义的决议。丘吉尔承受的压力倍增,因为,就在他这么一个坚定的乐观主义者看来,情况已很明朗:他完全得听法方由命了。给他的选择丧失殆尽。
——摘编自《至暗时刻:力挽狂澜的丘吉尔》,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作者:安东尼·麦卡滕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