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评论》
2018年6月应法国托克维尔基金会的邀请参加“托克维尔与民主”的学术讨论会,会议主办方将我安排在巴黎歌剧院附近的一家旅馆居住。由于此处离巴黎歌剧院只有几十米的距离,因此常常步行至此,围着歌剧院参观这座艺术殿堂。由于这里距购物中心老佛爷商场很近,加之停车方便,也可见到很多大巴停下来后,中国游客径直奔向老佛爷购物。出于好奇,也跟随前往,只见在L.V等高档品牌那里都排成了长龙。这让我不胜感慨。外国游客到了歌剧院这边都是要驻足参观,而国人只是买买买,大有买断全世界的感觉,而不停下脚步观看一下歌剧院。正是凭借民众的购买,中国也为世界提供了强大的购买力。同样,在商品生产方面,中国也成为了世界的加工厂。称耀之余,不禁自问,我们能为世界提供知识产品吗?换句话说,在中国已经飞快成长为经济大国的时候,我们何时才能成为向世界提供知识产品的大国?
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今天的中国,不仅是要和世界建立起经济上的连接,全球化也不仅仅意味着商品的流通和贸易的交换,实际上更重要的还应包括知识和文化的流通,以及为世界提供知识产品,这才是支持大国成长的基础以及进入全球化交往过程的核心。
我们能够理解这个世界吗?我们能够为巨变中的世界提供知识产品吗?支撑中国日益成长为全球性大国的思想文化基础是什么?正是这一诉求才使得我们格外需要研究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了解文明如何成为一种整体性的“世界”,各种文明间的差异和独特的历史成长道路,从而不仅获得对世界文明历史演进的理解,而且在对文明特性与价值取向的反思中,关注与思考现实的文明特性与文明的未来发展,从而将“历史”转化为构建未来的重要资源,或者说,在历史的价值和经验中创造出未来的“历史”。
应该看到的是,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欧洲率先发展起了现代性,进入到了现代世界。如果考察这一历史过程,可以发现,欧洲诸国不仅创设了新的体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改变了对世界的认知,建立起了新的思考世界的方式,形成了新的思想观念谱系以及知识体系与秩序。而正是依靠这一整套知识体系的支撑,现代社会才得以创设与运转。如果从知识生产的意义上进行概括的话,18世纪的启蒙运动则是这一划时代的分界,正如很多学者所说,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并按照这一新的认知重新编排了思想谱系与知识世界和实体世界的秩序。
因此,我们就需要研究欧洲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如何进行知识生产,建立起了这一主导性的知识体系。并且在全球化过程中,西方的这些知识内容又如何在全球流通,并在移位的过程中生成和增加了新的意义,这将会帮助我们重思这些内容的价值和合法性,以及这些内容在哪些层面上属于欧洲中心论,哪些是全人类共享的价值和基本的体系安排。
正是在此背景下,欣闻《世界历史评论》期刊创刊,祝贺之余,也热忱地期待,借助于这个期刊平台,调动与配置各种资源,通过对世界历史的研究,生产出支撑中国成为全球性大国,以及汇入世界文化流通与文明流动的知识产品。
作者:李宏图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