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并没有在宁沪杭地区与共产党军队决一死战的意图,因为他知道处于溃败中的国民党军已没有这个能力,因此在长江防线崩溃之后他任凭宁沪杭一线门户洞开。而他之所以严令汤恩伯死守上海,唯一的原因是:上海仍存有约值三亿多元的黄金和白银,必须争取时间全部抢运到台湾去。蒋介石的命令是,不能全部运走,拿汤恩伯是问。况且,蒋纬国已经从中给了汤恩伯好处。所以,他怎么会把日后在台湾维持“生计”的财物吐出来呢?对于这一点,汤恩伯理解得很明白:“总裁无意死守上海牺牲实力,只要把金银运完就了事。”
上海,这座矗立于东海之滨的巨大都市,孤零零地暴露在人民解放军即将发起的强大攻势下。
上海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和工商业中心。渡江战役打响后,长江防线上的大量国民党军撤退到上海地区,至五月底,上海及附近地区的国民党军已达九个军二十五个师,连同上海交警总队和保安部队,总兵力约二十二万多人。蒋介石从溪口乘军舰到达上海后,召集国防部长徐永昌、参谋总长顾祝同、空军总司令周至柔、海军总司令桂永清、联勤总司令郭忏和宁沪杭警备从司令汤恩伯、淞沪警备司令陈大庆、淞沪防卫司令石觉等高级将领召开作战会议,提出死守上海六个月,如果万一守不住也要把上海搬空、打烂和炸光。上海地区地势平坦低洼,沟渠河流纵横,并不利于大兵团机动作战。上海的防御工事早在抗战前就开始修筑,日军占领上海后进行了加修,形成周边长约八十公里、纵深宽约十公里,可供十个军展开的巨大的城防体系。以四千多座碉堡为核心,上万个野战工事由密如蛛网的战壕相连,组成了外围、主阵地、核心阵地三层阵地防御线。上海国民党守军弹药和物资储备充足,仅各类炮弹就储备有五百万发以上,另有机枪弹一千五百万发、冲锋枪弹二百万发、枪榴弹五十万发和手榴弹五十万枚。
毛泽东在解决上海的问题上十分谨慎。
上海是一个很特殊的城市,共产党方面最担心三点:西方国家可能的干涉、把这座工商业城市打烂了、占领之后是否能顺利接管。最初,根据情报,中央军委认为“上海和平解决之可能性甚大”,因为“国民党在沪军队有迅速撤走可能”,同时“上海资产阶级不赞成在上海打仗”。所以,当距离上海最近的第三野战军渡江之后,中央军委曾多次指示他们不要过于迫近上海,甚至连苏州、昆山、太仓、吴江、嘉兴等上海外围城镇都不要过早占领。其中特别强调的是:“争取在数日内完成进驻上海的准备工作,以便在国民党迅速退出上海时,我军亦不至毫无准备地仓促进去。”
但是,汤恩伯还没有放弃上海的打算。
中央军委遂决定以第三野战军主攻上海,第二野战军在浙赣线战备休整,同时保护第三野战军侧背的安全。
粟裕提出了三种作战方案:一是围困战法。但这样会使上海六百万人陷入生活绝境,而上海国民党守军有海上通道,我军不一定能围死;二是避开守军重点防御的吴淞地区,从苏州河以南突击入城,这样部队可以减少伤亡,但因主战场选择在市区,城市必将被打烂;三是迂回吴淞,威胁上海国民党守军的海上退路和物资通道,迫使其在吴淞地区与我军决战,这样部队伤亡可能很大,但可以保护上海城市的完整和百姓的生命安全。粟裕倾向于第三种方案,这一方案也得到了总前委和中央军委的同意。
五月七日,蒋介石乘“静江”号轮船驶离上海前往浙江定海。
十日,第三野战军下达了《淞沪战役作战命令》,命令确定首先攻占上海外围,截断上海守军的逃路,然后对上海城区发起总攻。作战部署是:第十兵团在战场的北面,第二十八、第二十九军,由江苏常熟、苏州地区出动,十四日拂晓前攻占吴淞、宝山,如一时难以攻克,则留一部监视,主力由吴淞口插至黄浦江边,封锁黄浦江口,阻截一切国民党军舰只出海;第二十六军控制昆山、安亭等地,策应第二十八军作战;第三十三军集结在常熟为兵团预备队。第九兵团在战场的南面,第二十军攻占浙江与上海交界处的平湖、金山地区,待第三十一军接替阵地后,向黄浦江右岸集结;第三十军在第二十军的左翼,沿嘉兴、金山以北,顺着黄浦江右岸向上海东南部的奉贤、南汇地区攻击,截断国民党守军的海上逃路;十五日,第三十一军主力加入浦东作战;第二十七军集结于浙江与上海交界处的嘉善地区,控制大东滨铁桥,进击上海西南部的松江和青浦地区。
——摘自《解放战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王树增
编辑:蒋楚婷
责任编辑:张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