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在美国——通往〈洛丽塔〉之路》[美]罗伯特·罗珀著赵君译花城出版社出版
提起蜚声中外的长篇小说《洛丽塔》的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广大读者一定并不陌生。随着《洛丽塔》的广受关注并享誉世界,纳博科夫的个人生活也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他本人撰写的回忆录《说吧,记忆》与布莱恩·博伊德的两部评传——《纳博科夫:俄语时期》与《纳博科夫:美国岁月》相继付梓,成为研究纳博科夫的“百科全书”。在此基础上,美国传记文学家罗伯特·罗珀又写了这本纳博科夫在美国生活的传记作品——《纳博科夫在美国——通往〈洛丽塔〉之路》。
与之前的传记不同的是,罗珀作为一个美国本土作家具有与生俱来的“美国本土视角”,这成为他将美国时代的纳博科夫进行全新解读与阐释的最佳门径,用他自己的话说,即“从研究专家那里拉出来,此乃本书之初衷”。通过这部传记作品,他想将众多读者从对《洛丽塔》的创造者已然形成的刻板与标准化印象中解救出来,将这位众人印象中拒人于千里之外、孤芳自赏的纳博科夫“还原”成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普通艺术家。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还原”并不容易,试图强行翻越写纳博科夫传记的前辈的山脊,在别人开辟的道路上再走一遍注定会徒劳无功,只有独辟蹊径方能产生柳暗花明之奇效。为此,罗珀选择全程追踪纳博科夫令人瞠目结舌的美国化蜕变:他流亡美国后究竟是如何敞开自己接受美国的本土影响,如何对美国文学传统做到融会贯通,又如何将之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水乳交融……在本书中,作者对纳博科夫认识美国文学的经过有许多详细生动的描述。比如第七章中,他提到纳博科夫对海明威的作品并不十分看得上眼,对福克纳也有过类似惊世骇俗的评说。为印证这一说法,作者还摘录了纳博科夫本人在60多岁时所做的一次访谈:“我四十几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海明威的作品,全是些什么丧钟啦,卵蛋啦,斗牛啦之类的东西,我很不喜欢。后来,我读了他很不错的作品《杀人者》,还有那一部描写神奇大鱼的小说,觉得这作品也还非常了不起。”此外,作者还通过考证,从纳博科夫在犹他州所写的信件中得知他密切关注着美国文学发展的动态,并称要将具有美国气质的作家们的作品进行广泛而持续的阅读。除了叙写纳博科夫竭尽所能融入美国文学以外,罗珀还对纳博科夫关于小说《洛丽塔》中的重要元素——“性”的认识进行了深入研究。比如纳博科夫对弗洛伊德反感至极;比如他小说中最露骨的段落并不是对性行为本身的描写,而是对激发欲望的对象的详尽描摹;又比如描写对女童的迷恋对纳博科夫而言极具挑战性,甚至让其行文条理变得紊乱……这些,都是作者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考证与实地探访纳博科夫的足迹所得出的结论,笔下文字有理有据,引人入胜。这一对纳博科夫与美国文化以及美国作家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的全方位多视角的钩玄索隐,成为本书区别于其他纳博科夫传记的标志性符码。
在书里,我们得以见证纳博科夫开着二手汽车,遍访美国的崇山峻岭,在荒野中自由地追逐蝴蝶,发表研究论文;见证他遇到文学生涯中永生难忘的贵人,以及势同水火的仇人;见证他在美国发表大量文学讲稿,为尼古拉·果戈里写传记,将俄国经典《叶甫盖尼·奥涅金》译成英文并发表;见证他写出了将自己推上神坛的《洛丽塔》,并孕育了杰作《微暗的火》和《阿达》……可以说,书中所记录的纳博科夫在美国度过的20年是其创作力最旺盛的时期,它塑造了纳博科夫的后半生,也造就了如今被世界所熟知的纳博科夫。
总之,本书作者罗伯特·罗珀从纳博科夫住过的汽车旅馆、写作的工作间以及讲课的教室中寻访其旅行、捕蝶、教学、写作、交往的历史痕迹。他怀着朝圣的心情,以细腻的目光跟随纳博科夫当年的脚步,终于写成了这部兼具史料性、文学性与学术性的传记作品,将《洛丽塔》的创作者尽量真实详尽地“还原”给读者,并揭示了美国对于纳博科夫的真正意义。
作者:陈羽茜
编辑:朱自奋
责任编辑:金久超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