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考古第一人:黄宣佩传》郭骥吕建昌戎静侃著上海大学出版社
与近代以来所有离开故土来到上海的外地人一样,黄宣佩在上世纪30年代离开宁波来到上海并结缘成为上海人。但他与其他人所不同的是,他用50年的考古人生,靠着双腿跑遍了上海的每个郊县和村镇,揭示了上海古海岸线与成陆年代,发现了上海的根脉,改写了这片土地的历史。凭此,黄宣佩这个名字应该被上海这座城市铭记。因为他,上海不只是一座100多年历史的都市,也不是仅有700多年历史的小县城,或1000多年前的蛮荒之地,而是从6000余年前自新石器时代开始至今生生不息,逐渐成长、繁荣的一块宝地。这位生前曾任上海博物馆副馆长、上海大学博物馆名誉馆长的考古学家,被业内誉为“上海考古的第一人”。
《上海考古第一人:黄宣佩传》由上海大学博物馆组织编纂,郭骥副研究馆员领衔,与上海大学历史系吕建昌教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戎静侃馆员合作完成,三位作者都拥有考古和博物馆学的专业背景。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历时四年精心编纂而成的全书共计10余万字,资料珍贵详实,情节引人入胜,其中既有黄宣佩遗留的个人自述、日记等一手资料,也有上海博物馆、上海档案馆以及黄宣佩的母校江苏省立水产职业学校(今上海海洋大学)收藏的照片和档案资料,绝大多数为首次发表。书共分五章,分别从“少时求索人生路”“上海考古开创者”“文博事业领航员”“成就斐然树灯塔”“君子如玉化春风”的视角,缀连起黄宣佩投身考古和博物馆事业的一则则故事,以及他生前同行、同事们的片片追忆。传记之后,还附有《黄宣佩年谱》和《黄宣佩著述一览》,更是全面完整地梳理了黄宣佩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成就。因此黄宣佩的传记也为有兴趣了解上海历史、成陆年代和江南文化源流、回顾环太湖流域考古史,以及上海地区文博事业发展过程的读者们,还原了真实的历史情境。
《上海考古第一人:黄宣佩传》详尽地记录了黄宣佩的人生历程及其在考古、文博领域的工作与成就,同时也记录下了上海考古事业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曾几何时,上海被讥为“无古可考”,是黄宣佩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努力改变了人们的成见。1930年,黄宣佩出生于浙江宁波,早年成长和求学于上海和香港两地,使他早早地打开视野,也让他获得了良好的教育,为日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幼年失父、家道中落,迫使他肩负家庭重担,但也历练出坚毅求索的精神。1952年,黄宣佩成为第一批入职上海博物馆工作的员工,出于对文化事业的热爱,他毅然放弃早年求学的航海专业,从此与考古和文博事业结下了半个多世纪的缘分。五六十年代的上海,郊区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仍是相当落后,没有公路,野外考古调查全凭两条腿。在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黄宣佩带领上博考古部的同事,跑遍每个角落,勾绘了上海古文化遗址的地理空间格局,发现最悠久的上海和古代历史文化瑰宝,奠定了上海考古学的基础。黄宣佩先后领队发掘马桥、崧泽、福泉山等一批遗址,获得了考古学上“崧泽文化”“马桥文化”的命名,构建了长江下游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青浦福泉山遗址考古,则第一次揭开了良渚高台贵族墓地并非利用天然土山,而是人工堆筑高台的秘密,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被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赞叹为“中国土建金字塔”。基于上海考古发现形成的严谨证据链,黄宣佩将上海成陆的年代一下推前到6000年以前。黄宣佩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奠定了他在我国考古界的学术地位。
不仅如此,书中记录下的黄宣佩主持上海地区博物馆建设期间的举措和成就,也成为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上海文博事业发展的见证。早在1970年代末,黄宣佩就担任了上海博物馆的副馆长,当时文博事业百废待兴,他积极筹措资金,对上海地区现存的、因年久失修而濒临损毁的地面文物包括许多古塔展开了保护和修缮。他主持筹建了青浦、嘉定、松江、奉贤等一批区县博物馆,筹建了考古遗址博物馆,倾力支持高校博物馆。黄宣佩以宽广的视野、缜密的思考,部署上海地区博物馆的发展,直至今日对上海文博事业发展的格局仍有重要影响,他为上海的地方文物保护与博物馆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除了学术研究,黄宣佩从1960年代就开始尝试面向公众的考古和文物知识的普及,引风气之先,他81岁高龄时,还在今天上海博物馆的多媒体厅为文物爱好者和市民做“上海考古与文物”讲座,践行中国公众考古。
黄宣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自己培养的考古学专家,也是中国第二代考古学者中的杰出代表。他择一事,终一生,探寻上海地区古文化起源,在这条道路上执着前行半个多世纪,他的人生已与上海的考古与文博事业融为一体。粉绘长夜,丹青白头,先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本书记录下的传主生平,以及他对于上海考古和文博事业的贡献,正像奔流不息的长江之水,灌溉滋润着江南的文化大地。
作者:郭骥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