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山人墨迹》
一壶(周德华)著
东方出版社出版
周德华,号茶居士、一壶山人、青衣居士,书法家。有《峨眉山诗稿》《一壶山人诗文集》《一壶山人书画集》《一壶书汪济时诗联残稿》刊行于世。
伍立杨
长夜茕烛,一灯莹莹,人在都市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像一颗悄然无声息的浮沤,有惨悴之容,无欢娱之意。曹寅说“驾驭气每厉,驰驱乐久无”,即感此意而发。此时读《一壶山人墨迹》,仿佛春山雨霁,四围皆新绿香,而策杖独行,随流折步,意态闲闲。纵目读下去,那些图绘也随文字活跃起来,仿佛在深山更深处,虫声清越,浓翠湿衣,身心为山光水色所浸透。
隐逸于古嘉州的佳山胜水间,周德华先生远离尘嚣,钞字、品画、哦诗、读印,问道笔墨;或饮露、餐烟、坐月、披云,放逸山林。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周德华有一双调和鼎鼐的妙手,融会成博采的奇味,寻常信息到他笔下,一经点染梳理,皆成妙谛;稍加组织爬剔,尽传精神。
画写心。周德华的画作,逸荡着大自然的种种天籁,或可稍许安顿其胸中潮涌着无限的沧桑感慨,在一种星连万山、云接千水的沉郁悲悯中,他似乎听到了宇宙无限苍凉的回声,其笔墨发于自然,与天籁同响。传神写照、探骊得珠的精妙抒写中,读者大可沉浸在体验精神自由而获得的审美之中。
清人盛大士《溪山卧游录》尝谓:“作画苍莽难,荒率更难,唯荒率乃益见苍莽。所谓荒率者,非专以枯淡取胜也。勾勒皴擦,随手变化而不见痕迹,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画家本领。”德华承续中国画正脉,锤炼笔墨语言,获至大异时贤的审美高度,水墨淋漓,苍古沉郁,浑厚有力,老辣恢弘而兼灵秀温润;笔墨气势逼人,烘托出高洁、古拙、雄奇的特质。在用笔上,他尤有自家心法与长期摸索之发明,小品悠远,大画滂湃。一切以表现物象的神韵出发,泼墨、拖笔、勾皴点染,控制在综合通盘的考量运用之中,物象既呈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动态,又有静默之气渗透其间,可谓曲折迂回,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画面层次异常丰富。
徐复观先生推崇中国画之静观精神,言其具超越作用,既可坚守,亦足以抗衡工业社会对人的心灵磨擦,从而培养自己的精神境界,使情趣、意趣、谐趣同时生发,形成美趣的蔓生,则围城可解;即使不可解,也可自给自足,不至败灭。多种对立的统一,在德华的笔下融汇,笔墨苍古,凝练老辣,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又野逸超然,简中寓繁。画面上万花为春、杂俎成锦,水气淋漓、生意浩沛,气质深不可测。境界的深蔚,最能融洽远游远走的愿望,人的气质到最后和画的气质是一回事,是一物的两面。古人说,好画的标准是逼真如真山水,又说美景之美是如画,像画中极品。此中不难看出人的价值判断,甚至人心的滋生寄托。
字如人。德华的书法满溢情怀的渲染,渗透点画之间,自出机杼,寓巧于拙,耐看如此,耐读如此。有诗心,饶元气,将恣肆开张与天真烂漫汇于一炉而冶之,却又呈现庄严的静谧。他的书法,尤以结字而于阅读效果,似受魔法支配,亦真亦幻,致人微醺而不能自已,仿佛暗水之流花径,言外语意还有千重。天真笔意里,博综碑与帖的精绝妙境,一片化机,其书内力弥满,藏峻拔于秀逸,得沉郁于顿挫,观之书卷气袭人,大气魄渊然流转。既有浓郁的金石气,又具朴茂蕴藉的文人风骨。德华书作趣味盎然,洋溢着静观文化的转圜余地,在字里行间,骀荡着生命的无限留恋,不仅是自然之理,是确凿的发现,更是一种独在的心情。
诗言志。在近体诗亦所谓旧体诗薪断火灭之际,《一壶山人墨迹》诗歌卷几经周折,终于问世。种种神来之笔,宛然而出。荆棘铜驼,缥缃黄卷,皆有心情凝注,而不至被历史健忘。
诗人有其独在的心胸和视野,虽以山水诗面目出现,其中却深深契入史识。“识”的要求是什么?近代古文家林纾认为,有识须把握事势发展之整体,叙事认识精审,论事公正不偏。他认为“识”的最高境界是“通融”,这和古代史家所说“通识”,如司马迁的“通古今之变”,刘知几之“通识”,郑樵之“会通”等,其精神实质都是一致的。
德华新著墨迹的诗之卷,对于人物、艺文、史迹、风物、山川等有着近乎天然的感触。矩度的讲究、对仗的工切,在此基础上的自由挥洒,其高古与朴素,奇巧与浑厚,下词之准,状物之切,情景的逼真,声色的活现,不可思议地交织在一起,可谓今人近体诗之典范。
字里行间却不免附着“时代的精神状况”。“事如春梦了无痕”、“田园将芜胡不归”,具有普遍意义的人间情怀洋溢在字里行间,而以严谨的史识为依托,以浓郁的人文情怀为基调,孤臣孽子般的忧患为底色,在深切体悟史地人文的过程中,孜孜探询着这块大地上的另一种生命情态。诗人自言“既非衲子亦非仙”,万壑松涛,溪山烟雨,其实大有“人生岁月苦经过”,甚至“风吹雨打雪满头”的滋味。
水一方书屋楹联写道:“画宗野逸欲识玄机于象外,字印本真偶含幽韵入毫芒”,正是其生活方式与艺术趣味自道甘苦之言,不难看到其心情,确实很旧很旧——令人揣摸不尽的旧时月色!负手微吟,满心都是温馨和苍凉。这是因为他一肩是中国文学传统,另一肩是自由心曲的追寻。
文章书作,襟袍气概,葆有刚健笃实之美。传统智识者对于出世入世的认知,既有先贤遗留的文化结晶,又取法近世自由理念,这就不仅仅是与古人在历史的两端对望,而可谓直接是时间深处回来的古人。下笔兼有长风振林、微雨湿花之美,一片天机,满是古调。这就不但需要向“前”看——把握今后长远之未来;更要向“后”看——向从前的历史重温求取,古调虽自爱,今人不多弹!如此情势,不免令我们越发迷恋德华的文字空间,怀念那醇酒般文字的陈年旧曲。
德华在传统诗书画艺术夕阳无限之际,注入一种强烈的时代之光。其中既有敢拿线装书来装“摩登时代”的复杂的现代性,也有咳唾如虹的气魄,风月无边的天籁,更有渗透到笔墨、构图、造境各环节里头的自由精神!在他的笔墨里,我们读到这样的理念:生命是自由的前提,而自由是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