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美]J.J.艾布拉姆斯道格·道斯特著颜湘如译中信出版社出版
书中夹着二十三个附件这是反复阅读时需要参阅的
赵扬
知道小说《S.》,是通过某微信公众号转发的推介文字。作为一个推理迷,“悬疑推理类”五个字就足以吸引我了,更何况书里还有密密麻麻的手写字(字还相当漂亮)以及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预告片。身边买这本书的人不在少数,可见其推广还是比较成功的。
这本书被誉为“纸质书对电子书的一次漂亮反击”。对于电子书,我是欣然接受并十分喜爱的:环保、方便、快捷、实惠。尤其在鲜有佳作的今天,多数书并不值得买来一再阅读。花几元钱,读完后删除,不占用任何空间,这是电子书最大的优点。出于好奇心,我自然也想见识见识这反击战是如何进行的。
书比预计的提前到货。包装如此精美的精装书还是我拥有的第一本。书很厚,其中一个原因是里面夹带着二十三个附件。这是反复阅读时需要参阅的。这点,电子书确实永远做不到。
这么厚的一本书,我曾说一个月能读完就不错了。不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真正读进去,就完全停不下来。下面,就让我慢慢总结一下这次独特的读书体验吧。
第一遍阅读,把所有的附件拿出去,忽略所有手写字,单纯读小说《忒修斯之船》。若论文学修养和语言功力,对美国人我一向只有“呵呵”,这个快餐国家注定是写不出什么鸿篇巨著的。但同时必须承认,美国人的“脑洞”不容小觑。虽然是悬疑推理,但和我喜欢的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东野圭吾不同,因为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是不会有任何答案的!
我把这部《忒修斯之船》定义为冒险故事。是的,这是一个“脑洞”很大、叙事相当流畅的冒险故事。开始部分会让人觉得略有点无趣,但很快就会被其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且,到了小说的最后,虽然开始时的疑问依然存在,但似乎已不是疑问了,因为整个故事读下来,会有一种“这并不重要”的感觉。
同时,不要忘记读作者给出的所有注解。这些注解虽然读起来会觉得莫名其妙,但对后几遍的阅读非常重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关系,只要你有印象,就足够了。
我在阅读之前,看了朋友的阅读体验,他说笔记非常重要。没错,看外国小说,最大的问题就是看到最后,人名都混在一起了,更别说很多细节,对于后面的阅读至关重要。朋友写满了整整两本阅读记录,而我则选择了较方便的方式:干脆打开excel,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或特别喜欢的句子,都摘抄在上面。
从第二遍开始,根据介绍,按照颜色开始阅读手写字。于是,另一个故事展开了:大学生珍和研究生埃里克,通过在小说空白处写批注开始相识、交流,并一起追查谁才是小说的作者石察卡。
《忒修斯之船》作者石察卡到底是谁?这是小说《S.》作者挖的一个深坑。这在读《忒》序言时就感觉到了。于是,关于《忒》故事开头出现的疑问,就这样暂时被搁置,我们跟着珍和埃里克的脚步开始另一段旅程。而这个过程,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一场游戏。我们要依次阅读附件,回顾小说内容,翻阅读书笔记。
除了批注,这本书渐渐成了珍和埃里克的剪贴板和交换笔记。随着两人渐渐熟悉,读者对于他们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面临的苦恼与困惑以及过往的重要经历,都会了解得越来越多。而随着两人的熟识,从第二遍开始,对话变得有些天马行空。此时的阅读,开始有些烧脑,因为阅读者需要从大段对话中找出逻辑关系和前后顺序。这是一个充满乐趣、能让你体会到成就感的过程。所以,在此就不分享我的经验了,敬请各位自己去体会。
按照攻略,对于两人的对话,我们要分阶段、跟随不同颜色的笔迹阅读,需要从头到尾翻阅这本书五次。第二次阅读,他们的对话主要在前面的章节,随着调查的深入,两人批注的位置越来越靠后。到了后面,会在大段的留白里,突然冒出一段没头没脑的对话,这时读者应发挥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判断他们遇到了什么。尤其是从第四次开始,字数减少,信息量却明显增大,这时阅读者会产生一种接近真相的小兴奋。
每通读一遍,我都会按照以往的习惯,写一次读书笔记。把自己对整部书的理解,对于已经掌握的信息,作一次总结和回顾。这也是推理的一部分,是我参与珍和埃里克的调查的一部分。有些推理可能是不着边际的,这都没有关系,享受这个过程即可。
最后一遍阅读,珍和埃里克的批注字数寥寥。这很正常,因为两个人通过这次调查已相知相爱,在一起了(美国人写的嘛,不意外)。而对于“石察卡到底是何许人也”的追查,有一个让人略有些心酸的结论。《忒修斯之船》的故事、作者的故事、读者珍和埃里克的故事,不同的人生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不同的结局,相较之下更是令人不免唏嘘。而最牛的是,读到这里你会突然发现,原来真相就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真相!或者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真相。没有人告诉你,也无从考察对与错。
最后我要说,这的确是一次独特的阅读体验。一本书在短时间内翻阅这么多遍,我也是第一次。与其说这是一部文学作品,我更觉得这是一场游戏,读者之所以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仅仅是因为故事离奇、文字优美,而是享受那种参与的感觉。没错,正如我们小时候参加运动会时,老师常说的那句“重要的就是参与”。参与感,比什么都来得更重要。
单纯地从文学角度看,我对美国作家的水平依然是“呵呵”。不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故事结构,这本书和文学史上那些名著巨制是无法媲美的。但是,感谢美国人的手段与“脑洞”给了我们一次无与伦比的经历。我们不再是看着聪明的侦探推理的局外人,我们感觉自己就是华生,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
朋友说,他很久没有静下心来阅读这么厚的一本书了。没错,这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带给我们的愉悦。而我想说的是,读一本有相当厚度的小说,和我跑十公里的感觉是一样的。完成后,你会发现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轻松,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真正难的,就是迈出去的第一步而已。
作为“纸质书对电子书的反击”,我要说确实干得漂亮。但这样的阅读,这种营销手段,三次到头了。因为对于一部文学作品来说,她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反复阅读,首先还得看文学功底。真正好的作品,是读者自觉自愿地反复阅读(像珍和埃里克反复读石察卡一样),而不是“不多读几遍你就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