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国会》李德林著 九州出版社2015年1月版
■刘英团
清廷正式颁布宪法大纲、搞公开政治的做法,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头一遭。所以,1910年-1911年,注定将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节点。知名财经与历史作家李德林的《最初的国会:晚清精英救国之谋1910—1911》之所以将目光聚焦到晚清覆亡前夕的1910年-1911年,是因为作者试图从晚清精英救国之谋的细节中揭示出大清崩溃的真正原委。
大清王朝在历经康、雍、乾三代的兴盛和繁荣之后,内忧外患接踵而来。为保住江山,清政府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先是照搬大陆法系模式进行法律修订,而后又因“形势所迫”推出“预备立宪”,试图通过法律的变革和“宪政”的允诺最终实现“皇位永固”。但是,这些举措非但没有挽救清王朝的没落,反而加速敲响了大清灭亡的钟声。
为什么“最初的国会”救不了大清,“预备立宪”反而敲响了晚清的丧钟?作者认为,尽管清朝的权杖交到了年轻的摄政王载沣的手上,但是,权力的交接,并不意味着领导主导权的顺移。年轻的摄政王既无慈禧太后那般的操控力和主导力,更无力调和各大政治势力的分歧,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对载沣充满期待的各方势力纷纷转为失望。
迫于压力,清政府提前于“宣统五年为开设议院之期”,作为一种聊胜于无的安慰和让步。但是,勒限各省请愿代表,“令其即日散归,各安职业”,不得在京师逗留,“如不服劝谕纠众违抗,即行查拿严办”。文献记载,有请愿代表被强行秘密发配新疆。其结果可想而知,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里响起了清脆的枪声,这一声枪响,成了推倒清政权的多米诺骨牌。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崩溃……一连串的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中”,作者李德林感叹。是的,一个时代的终结有千万种理由,但透过这本《最初的国会》,洞见清王朝崩溃的根源,资政院(国会)成了最佳的视角切入口。在武昌城枪响的一年之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政治精英们在北京资政院济济一堂,他们在北京的预备国会现场紧张地审查政治、军事、财政、意识形态等事关改革顶层设计的方案,在争吵中达成了共识。然而执政者却一味地拖延,直至迫于无奈,才把立宪当作灵丹妙药,这也就注定了晚清立宪运动最终的走向和结局。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