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余华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
■曾于里
余华的这本随笔集,首先延续了他晚近小说《兄弟》《第七天》的风格,直面现实、针砭现实。书中,余华直言不讳地指出当下中国的“不平衡”现象:区域之间不平衡、经济发展不平衡、个人生活不平衡、心理的不平衡,最后连梦想都不平衡;《一个国家,两个世界》则尖锐反思个人主义的极端化:从极端压抑,到过度放纵;《奥运会与比尔·盖茨之杠杆》对唯利是图、无所不用其极的拜金主义风气予以了批判……在这类写作中,余华保持着他一贯的敏锐、警觉和批判意识,一针见血指出社会与人心之痼疾所在,言语之间满是焦灼和忧虑,迫切希望找到破题和解决的方法。
但余华既忧国忧民,同时也有个人志趣。社会忧思录只占该书一部分,书中也收录了他十年来的一些私人笔记——私人的阅读史、私人的游记、私人的记忆、私人的情感经验。
私人的阅读史,即小说家余华谈他喜爱的小说和他喜爱的小说家,从威廉·福克纳、伊恩·麦克尤恩、茨威格,到《德语课》《红房间》《等待》《南京安魂曲》,余华如数家珍、侃侃而谈。有时他也宕开篇幅,说起他对小说主题的一些见解,比如飞翔和变形,比如想象力,比如生与死,趣味和深度兼具,颇长读者见识。
余华的私人记忆多与文学有关。《一九八七年<收获>第五期》,回忆了《收获》的先锋文学专刊号出版前后的种种掌故,颇具史料价值。1980年代风头正劲的许多先锋作家,自然也成了余华回忆文章里的常客,格非、马原、莫言、苏童、洪峰,许多趣闻逸事都与他们有关。书中余华也提及自己孩童时期的不少记忆,但都是为了自证自己最初文学风格的由来。作为一个作家,文学构筑了余华记忆乃至生命的主体。
私人游记里,记录了余华到各国访问或是旅游时的吉光片羽,看似散乱,但思考的引线却始终牵扯。书中最末的章节是为人父的余华对儿子的记录以及情感的表白,流露出了余华少见的温柔和深情的一面,“怜子如何不丈夫”,叫人印象深刻。
该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多面的余华,一个柔软的余华。相较于余华小说的严峻和冷酷,他的随笔笔调轻松随意了许多,谈及的话题更广泛,风格更多样,所流露的个人情感也更丰富。
友情链接 |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 上海静安 | 上海秀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