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在上海举行。
本届大会以“航天向未来”为主题,设置一个主论坛和五个分论坛,邀请了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航天领域的专家与我国机关、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300余人,以加强航天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人类和平开发和利用太空为目标,探索未来航天技术的突破与创新,展示了航天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分享前沿的航天技术,碰撞绚烂的思想火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宏俊表示,经过10届的发展,大会已经成为推动国际航天领域理论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中国航天走向世界,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航天发展的重要窗口,为营造国际航天领域内的创新生态,加快推动航天科技集团国际化战略的开放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调,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一代代航天人通过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和接续奋斗,推动了我国诸多关键航天技术从“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的跨越。面向未来,随着世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也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注入了新的动力。希望各位专家和代表能畅所欲言,分享各自的研究动态,共同探索未来航天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推动航天领域的广泛合作,为人类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3年宇航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仪式在第十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开幕式期间举行,洪刚、贾贺、刘志哲、王南、王晓波、叶春茂、郑大勇(按姓氏拼音排序)共7人荣获此称号。张宏俊和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院士现场颁发宇航领域“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证书。
会上,国际宇航科学院创新及技术主任奥利弗·康坦和与会人员分享了国际宇航科学院近几年的重大学术研究成果;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天问三号任务工程总师、重型运载火箭工程总师刘继忠介绍了行星探测方向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行星探测工程应用科学首席科学家侯增谦介绍了地外生命痕迹探寻研究的情况;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首席专家陈占胜介绍了巨型星座的发展动态和应用情况;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方成介绍了太阳探测日地L5探测的规划;法国国家空间研究中心战略部部长让-马克·阿斯托格介绍了法国宇航商业航天战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嫦娥八号工程总师裴照宇介绍了国际月球科研站总体布局和任务规划;国际宇航科学院空间碎片委员会主席克丽丝托夫·博纳尔报告了交通管理在未来轨道运行中的重要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创新研究院院长张旭辉介绍了觅音计划任务概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智能科技研究院院长程进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专家孙为钢介绍了打造地月生态圈发展的八大理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飞船副总设计师、月球探测着陆器副总设计师、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张崇峰介绍了探索月球溶洞的有关设想。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刘付成介绍,行星际探测飞行对应更大的时间和空间跨度,以木星系及更远的太阳系边际探测任务为例,飞行时间达到10-30年,飞行距离达到100倍日地距离,通信延时以小时计,在如此大的时间和空间跨度下,探测器应减少对地面的依赖,具备全自主生存能力,而自主导航是保持正确飞行路线和飞行姿态控制的前提。因为,在行星际空间中,必须准确知道探测器自身的位置和目标的位置,才能为探测器规划出正确路线飞行,并计算姿态指向,实现巡航飞行的同时,完成对行星科学探测和对地球通信等任务。
卫星总设计师陈占胜给大家带来的主旨报告让业内人士陷入深思,巨型星座的飞速发展和高品质服务的确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革,但同时也给世界提出了新的研究命题:面对近地空间频率、轨道资源稀缺,如何做好“太空治理”?巨型星座卫星的失效将对近地空间利用带来灾难性威胁,如何保障“太空安全”?巨型星座的大量部署对人类深空观测、电磁环境等或将产生负面影响,如何降低“太空污染”等。他呼吁世界各国应在合理利用近地空间、维护近地空间安全上携手共进,共建地球美好家园。
风云四号卫星总设计师董瑶海介绍,我国在现有风云卫星观测系统基础上,已经在谋划未来第三代风云卫星的宏伟蓝图。第三代风云卫星观测系统将以体系效能型智慧气象观测体系和高效益风云生态系统为主要标志,以服务我国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防灾减灾和全球战略为根本初衷。第三代风云气象卫星将从目前的“国际先进、局部领先”向“国际全面领先”迈进,成为国际气象卫星技术发展的领航人。
为什么会想到利用月球上的熔岩管道洞穴来建立月球科研基地?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张崇峰总师介绍,与地球相比,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随之带来的巨大昼夜温差、高强度的宇宙辐射以及微陨石的撞击等,都会给人类在月面建立长期科研基地带来安全隐患。而熔洞内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相比月球表面高低温变化的极端环境,熔洞内部相对恒温;可以说,月球熔洞天然提供了辐射、陨石撞击、月尘等防护。
中国科学院院士方成介绍,由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提出的“羲和二号”日地L5太阳探测工程,初步计划于2026年发射升空,国际首次将一颗人造探测器发射至日地L5点,开启我国太阳立体探测时代。
本次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作为支持单位,由国际宇航科学院、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是国际宇航科学院在中国主办的唯一的国际学术会议。
作者:史博臻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