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农历秋分节气,一台“天气晚来秋”廿四节气国风音乐会,将在位于演艺大世界核心区域的百年文化地标——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所谓“不进天蟾不成名”,殊不知,这是浦东文化馆孵化出的演出品牌——“我们的节气”中西跨界音乐会的最新一作。
近2年,浦东文化馆克服各种困难,每季度带来一场“我们的节气”中西跨界音乐会,成功于今秋走出浦东带来首场商演。浦东文化馆走出的这一步,旨在打响演出品牌,探索公共文化产品的自我造血机制,并进一步反哺提升浦东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结晶。它反映了季节交替、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传承、感情等休戚相关,文人艺匠据此创作了大量的音乐和文学作品。记者获悉,2022年初,浦东文化馆就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题,每一季策划推出一场“我们的节气”中西跨界音乐会。首场演出原定于当年4月中旬亮相浦东文化馆,但因特殊原因将演出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此时,演出相关人员身处天南地北:策划人在闵行,古筝演奏者在浦东,琵琶演奏者在青浦,钢琴演奏者在常州,制作剪辑者在澳大利亚……在统筹协调下,演奏者们克服了各自困难,调试摄影、录音设备,最终合成出一台完整的演出。
2023年,浦东文化馆3月初发布公告,位于浦东大道上的馆址将重建,暂时搬迁至南泉北路上的东昌弈空间过渡。“我们的节气”的本年度首场——3月28日的“春江花月夜”中西跨界音乐会,也因此在新址与观众见面。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既有老年人,也有许多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来观看。观众在琵琶、古筝和钢琴三种中西乐器的相互映衬和碰撞中,听到春天的声音。7月8日,“荷风知夏深”中西跨界音乐会又如期举行。随着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文化上海云”一释出公益票,在半天时间内被抢订一空。部分观众提前一个小时就来到剧场,等待演出开始。当晚的观众以亲子家庭居多,但是现场并没有孩子们的吵闹声,所有人都在静静地聆听音乐,浦东文化馆的“社会美育”已见成效。
“我们的节气”中西跨界音乐会以其集普及性与艺术性于一体,近2年来受到广泛好评,并力求在文化演艺市场寻求更大突破。演出品牌还培育出了一个固定组合——“一钱半夏”组合。其由王旭、李吉、张天添这三位师出名门的青年演奏员组成,相仿的经历使她们走到一起,以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致力于推广自身热爱的中华传统文化。她们将在今秋的演出中,上演《金蛇狂舞》《琵琶行》《秋之思》《汉宫秋月》《秋日私语》等中西曲目,还将新添悬念环节——观众现可登陆“上海天蟾舞台”微信公众号进行投票,“《十面埋伏》还是《霸王卸甲》?返场曲目由你来选!”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唐玮婕
转载:浦东发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