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完成一道工序,都会定睛看几秒再进入下一道:“再忙也不差这几秒,产品质量最重要。”30多年技工生涯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未曾出现一件次品。台上,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以工匠之心助力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的故事正生动演绎。台下,他表示希望以这种形式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大飞机事业。
昨天,“感动上海”故事巡讲启动,首场宣讲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行。“故事原型来自于近年间获得‘感动上海’年度人物荣誉的个人及团队。他们中既有科技功臣、大国工匠,又有道德楷模、行业模范,将平凡人的奋斗融入伟大时代的交响,充分体现出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据介绍,“感动上海”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自2011年设立以来,已走过11届,共选树121位典型模范。此次,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会同市群众艺术馆,选取11位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典型人物事迹。巡讲为期一个月,让先进典型故事传遍街头巷尾,让榜样的力量直击人心。
大国工匠:从拧好一颗螺丝开始
“干我们这行,不仅基本功要扎实,更要耐得住寂寞,很多工作都是从拧好一颗螺丝开始。”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首席技师王曙群让航天器“万里穿针”——每次对接,十二把锁必须同步锁紧、同步分离。王曙群担起重任,从150万个数据中寻找线索,带领团队反复试验、调整、总装,在50℃高温和-50℃低温之间来回,让飞船在太空精准对接。
“工匠精神必须与时代、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持续更新知识技能,才能走在发展的最前沿。”90后话剧演员刘宜林是《航天工匠》故事的讲述者。他花费大半个月做足功课。这位大国工匠的双手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需要在一根3毫米粗、10毫米长的铁丝上,用0.9毫米的钻头打10个孔,孔与孔之间仅有一根头发丝般的距离。“这样一双手缝制出太空的浪漫,实现了无数人仰望星空的梦想。我从中学到的,是择一事、终一生的精神。”
基层工作者:将百姓冷暖放在心尖上
“最美家庭医生”严正依旧每天提着医疗装备包、骑着小电驴走街串巷——治病听诊、换衣擦身,悉心照顾辖区内的老人。他已陆陆续续接过50余名老人家里的钥匙,“一想到他们在家等着我,就必须干下去!”他将其称作“约定”。
“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孙礼钢手中,有一台全天候开机手机。实践中他优化200余个小区监控点位,自创独居老人走失快速响应机制和智能预警模型;创建上海首支“百人反诈宣传队”……
他们扎根基层一线默默奉献,令坐在台下的华泾镇大桥居民区党总支副书记董晓颖感同身受:“社区事务,巨细靡遗,责任却重若千钧。”她所在的社区,60岁以上老人占比46%,“我们要学习先进,将百姓冷暖始终放在心尖上。”
凡人善举:成为爱的传递者
看着自己在火海中救人的故事被生动讲述,坐在台下的王海滨感动不已,“这座城也深深感动着我和家人,大家为我献血、众筹义演,帮助我回归社会,我也是爱的受益者,要成为爱的传递者。”
“最美志愿者”张心亚回忆起自己刚开始助残工作的时候,还一度遭遇社会认知等方面的障碍。如今,更多自发的队伍和志愿者加入进来,如星星之火,彰显城市的温度。
作者:王宛艺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单颖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