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援滇擦亮“小粒咖啡”金字招牌,助力保山新寨乡村振兴
高黎贡山脚下,潞江坝干热河谷之地,有一个村叫新寨村。它是中国种植小粒咖啡面积最大的行政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村子里,道路两旁原本光秃秃的墙像是被“施了魔法”,尽是咖啡主题的创意喷绘;闲置的老村委会摇身一变,成了现代化的咖啡庄园。咖啡小店、咖啡工厂、咖啡博物馆……在这里,山上长满咖啡树,院里晒满咖啡豆,村里飘着咖啡香,咖农们不像以往“只种不喝”,而是放下锄头端起咖啡杯,化身咖啡品评家,咖啡已经深深融入新寨村民生活。
“不变的是产业,改变的是理念。”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保山小组组长、保山市市委副秘书长葛季坤表示,沪滇协作把助力产业发展作为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优势互补、双向赋能,以新寨村独特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加速实现咖啡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从“土特产”到“金豆豆”,全链条重塑咖啡产业
从地图上看,著名的黄金咖啡带中段,就位于潞江坝。“不过,我们的咖啡产业曾一度面临困境。那时,咖啡价格波动较大,导致咖农种植积极性不高,甚至想要砍掉咖啡树种植其他作物。”新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加维说。
他把目光放到上海的身上,“在上海,一杯咖啡能卖30多元,为什么我们的优质咖啡豆只能卖几块钱一斤?”与此同时,上海援滇干部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也瞄准了“保山小粒咖啡”地理标志品牌,帮助新寨村探索“村委会+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上海援滇干部,保山市隆阳区委常委、副区长胡立表示,在援滇干部们的牵线搭桥下,村子与优势企业达成合作,充分融合新寨村传统生产与现代工艺,初、深、精加工产品并存,构建咖啡“选、种、采、加”一体化、全链条、高质量发展模式,开发咖啡产品10余种,包含烘焙粉、冻干粉、挂耳咖啡、速溶粉、罐装饮料、胶囊咖啡、咖啡面膜等,极大丰富了咖啡产品。按照企业要求对咖啡豆进行采摘、晾晒、加工,生产出的精品咖啡生豆价格从每公斤7-8元提高到60元,一下子就激发了咖农的积极性。
走进脱贫户段绍华家,一条新修的水泥路代替了过往的土路,老屋外又新盖了一排白色新房,一家六口住得越来越宽敞,“种咖啡比种其他的赚钱。不仅不愁种,也不愁收,价格有保障。”段绍华高兴地说。
深挖文化新内涵,实现一粒咖啡的三产融合
段绍华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因为“上海亲人不仅带来了资源,也带来了乡村建设和治理的先进理念”。
在提升咖啡产业品质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带动富民增收,上海援滇干部又将目光投向了文旅产业,引进“咖啡+”文旅产业融合新模式,带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增收。
上海援滇干部、保山市乡村振兴局社会扶贫科副科长王凌珺表示,沪滇协作在新建咖啡加工厂房、咖啡仓储用房的同时,推动新寨村乡村振兴咖啡特色小镇示范建设项目,助力村庄风貌改造提升。
新寨村的干部群众也果断抓住契机,以“咖啡庄园化、庄园景区化、景区特色化”的发展思路,按照“十百千万”进行整体规划,即建设10个咖啡庄园、100户农家咖啡小院、1000亩咖啡精品基地、10000亩咖啡园,全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此外,当地村民还研发出“咖啡宴”,咖啡红烧肉、咖啡炖鸡、咖啡果皮茶等新颖美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别有一番风味。
“2022年,新寨村通过咖旅融合发展,实现了全村近2000万元的旅游产业收入,其中人均收入28000元,较上一年净增了6000元。”王加维介绍,下一步,新寨村还将进一步致力于咖旅融合的发展,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为更多的游客和咖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体验。
作者:赵征南
编辑:沈竹士
责任编辑:范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