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邻居家做的一碗红烧肉,总要拿出来大家一起尝;孩子想下楼做游戏,扯嗓子喊一下就是“一呼百应”……提起工人新村,人们抱怨它空间小、环境差的同时,却也忘不了邻里间的温情与欢乐。8月28日,记者从话剧《暖·光》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1月8—9日,首部以工人新村为题材的大型话剧《暖·光》将登陆杨浦YOUNG剧场!该剧由杨浦区文旅局出品,由上海现代人剧社与中国文联上海两新文艺基地制作演出,是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重点资助项目、上海市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项目,致力于为观众呈现一个时代的记忆,记录工人家庭的生活与城市发展的浪潮。
让观众重走“那段岁月”
话剧《暖·光》讲述了张家三代人和师兄李家三代人在建造、扩建、改造工人新村的过程中,从搬入、搬离到再度回归工人新村的经历,通过平行叙事,呈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谱写了一曲工人新村的歌谣。剧目展现的是普通工人的生活,抒发的是居民百姓的情怀。
剧情涉及上世纪50年代单位分配住房、80年代新人婚房、新世纪旧工房改造等话题,能够引起老上海居民的强烈共鸣。观众将跟随主人公,见证新中国成立后工人生活的变化,重走上世纪50年代初至当下的岁月。
《暖·光》的编剧管燕草与导演石俊,正是在工人新村里长大的一代人。成片的房屋、公用的灶台与卫生间,以及邻里之间“一碗红烧肉也要大家分”的情谊,是他们记忆中最令人感触的部分,也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尽管工人新村逐渐因居住条件差而化作历史尘埃,他们也总会怀念起童年时光,不愿这段故事被后世遗忘。
在这样的想法之下,以工人新村为切入点的《暖·光》诞生了。“工人新村一直在流逝,我会想,我们到底该留下什么?”石俊说,“应该是那种拼搏奋进的精神。”
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好的作品,剧作正式发布前曾举行剧本研讨会,邀请著名学者毛时安、陈思和等对剧本加以指导。毛时安曾在工人新村里生活过,“描写工人新村的作品在中国话剧界是很稀少的,《暖·光》以艺术手法展现中国共产党切实改善工人阶级生活水平的举措,填补了话剧题材的空白,也许能成为工人新村在艺术作品中的第一幅画像”。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杨浦区作家协会会长陈思和表示,工人新村不仅是一种历史的怀旧,更有象征意义。“新中国让工人有了主人翁的地位和意识,创作中加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塑造,突出了工人新村这一象征的特殊意义。”
“这部剧是给上海人看的,但也是给外地人看的;是给在工人新村生活过、有深切怀念的人看的,也是给不了解工人新村的人看的。”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罗怀臻认为,“这是上海一段历史文脉的展现。”
在创新氛围中传承精神力量
工人阶级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新中国发展的道路上一直发挥着巨大作用。工人生活的发展变迁,是见证时代进程的一部史诗。
将工人新村的历史搬上话剧舞台,不仅是创作团队的梦想,也是杨浦区的一次创新。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作为《暖·光》的出品方,协助创作团队对接长白228街坊、凤南一村等采风点位,让团队重访工人新村,进一步感受过去的记忆。
杨浦曾是众多产业工人工作与生活的地方,承载无数的城市记忆。近年来,杨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从“工业杨浦”到“创新杨浦”的转型升级之路,为百姓生活、城区发展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无论杨浦经历着怎样的激变与革新,总有一种信仰被代代传承。《暖·光》所传递的,正是工人新村故事折射出的奋进与创新的力量。
不同于当下时兴的都市话剧,《暖·光》没有猎奇情节,真切反映了几代人在都市里的命运浮沉。剧中,有生活方式的记述,也有思想观念的颠覆与转变,引领观众从几个小人物的身上窥见一个时代的变迁,看到属于上海的共同情怀。
剧目计划于今年11月8—9日在YOUNG剧场首演,紧紧围绕激活创新“第一动力”,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为推进杨浦创新发展再出发营造浓厚创新文化氛围。而这,只是一个开端……
“未来,我们想为《暖·光》再打造一个‘浓缩版’短剧,让它走进园区、社区、校区,让更多人看到工人新村背后的故事。”杨浦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刘晓莉表示。
上海,曾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让优秀工人告别了棚户和滚地龙,拖着平板车,载着家当,带着开心蹦跳的孩子搬进新工房……
曾经,工人新村楼房崭新,花园葱绿,有自来水龙头,有抽水马桶卫生间,有合用厨房洗澡间,几乎是“幸福生活”的代名词,是一代人的追求和向往……
看着魔都日新月异,看着“家门口”华丽蝶变,你是否感念起儿时喧闹的旧时光?11月8—9日,相约YOUNG剧场,我们一起寻找城市的集体记忆,体会那段难以忘怀的共同感情!
编辑:刘力源
责任编辑:祝越
转载:上海杨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