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崇明作为上海市最大的农村地区,拥有广袤、肥沃的农田,高标准建设势在必行。
近日,崇明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发布《上海市崇明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3-2030)》(以下简称《建设规划》),明确工作重点内容和进度安排,为今后一个时期耕地保护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根据《建设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包括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管护利用七个板块,结合国土空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资源利用等规划,加快构建科学统一、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体系。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崇明已在部分区域展开“试验”,拥有万亩良田的上海北湖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是其中的代表。眼下正是水稻的成长关键期,在北湖基地里,大片翠绿的稻田展现出勃勃生机。主干道平整宽敞,支路纵横交错,将田块均匀分割。干渠与支渠相互联通,形成“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模式。
在地底,则分布着输水“动脉”。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基地将明渠调整为低压管道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6提升至0.9以上,在保证农田灌溉需求的同时,缩短灌溉时间,节约用水用电用工成本,实现节水生态目标。
“规范化的建设让机械通行能力、生产作业效率明显提升,亩均用工用料成本1060元,整体节省人工油料成本4%左右。”北湖基地相关负责人石育萍介绍,通过规划改造,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显著,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进一步夯实了基地粮食安全根基,有效实施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
位于北湖基地的恒健猪场则为农田提供了天然有机肥。基地着力推进尾水处理循环使用、秸秆还田及种养结合等工作,解决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实现绿色生态循环种植,打造“绿色生产”新模式。
蓝图已经绘就,崇明未来将打造更多“良田”。按照《建设规划》,至2025年,本区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占比达到78%以上;至2030年,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的占比达到90%以上;至2035年,基本实现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的总目标。
崇明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建设过程中,崇明将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智能信息化管理、绿色生态工艺等现代农业措施,打造符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定位的高标准农田。
作者:史博臻 施昊豪
编辑:张天弛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